《杏花鄉風土人物誌》上詳細記載了杏花鄉的具體情況。
杏花鄉範圍內,一共有杏花村、上林村和夢泉村三個村子。
杏花村有八百四十五戶,兩千三百三十二人。
上林村有六百二十三戶,一千五百六十人。
夢泉村有四百五十戶,一千一百二十三人。
總共一千九百一十八戶,五千零一十五人。
戶戶都住的比較分散,挨在一起住的,至多兩三戶,最少只有一戶。
設了足足一千五百三十八個惡靈守護罩,才將杏花鄉所有房屋和主幹馬路都保護在內。
就這,都還不夠把所有人都保護起來。
村村都有幾個酒鬼,喝醉了走到哪裡去睡覺都有可能。
一旦在守護罩外睡著,惡靈就會趁虛而入,在夢中恐嚇人,吸食恐懼的情緒。
所以這幾個人,是土地神的重點監管物件。
惡靈守護罩又不能佈置在人身上,以至於,土地神常常會因為他們單獨出外勤。
這《杏花鄉風土人物誌》上,把這幾個經常喝醉,在外邊昏睡的醉鬼,專門列了出來。
讓不讓惡靈吸食他們的恐懼情緒是其次,那吸食了情緒的惡靈必須被困住餓一段時間,以防它成長到破壞力更強的下一階段才是最緊要的。
還好杏花鄉的這幾個醉鬼,都被王老頭用造夢入夢法整治過了。
雖然沒有被惡靈驚嚇,但被王老頭造的夢嚇過好幾次了,喝醉了也不敢走沒有惡靈守護罩防護的小路。
王老頭餘威,還能叫他們警醒一段時日。
書上除了記載了杏花鄉陽世的人事物,更多的記載,還是關於此地陰世。
土地神一般不在陽世凡人面前露面,以免讓凡人太過依賴神祇。
南林大世界的神祇,都在暗中維持著這個世界的發展和執行,但卻沒幾個凡人見過神祇,以至於,神在這個世界的凡人眼裡,只是不存在的迷信傳說,就算有的地方有廟宇供奉神祇,也只是承載文化的場所和旅遊景點罷了。
但陰世就不一樣了。
有土地神的陰世和沒土地神的陰世截然不同。
沒有土地神,仍由天道管理的陰世,到處是陰世入口。
進不進陰世,全看鬼魂自己。
天亮前,沒有進陰世入口,就直接魂飛魄散了。
陰世內也是一片荒蕪,沒有任何秩序,也沒有任何建設可以。
陰世入口無人把守,鬼魂們隨時都可以出陰世,來陽世遊蕩。
但有土地神的地方,陰世入口掌握在土地神手中,完全由土地神把握。
一般一個地方,只會有一個陰世入口。
過去南林大世界科技不發達,還迷信神祇的時候,這入口,大多是在土地廟裡的井中。
現在沒什麼人迷信神祇,也很少有土地廟了。
陰世入口一般會被土地神放在轄地內,離人群不遠不近的地方。
一般只有一個固定入口,有鬼魂看守著,這便是鬼門關。
土地神還可以隨時開啟臨時入口,送鬼魂入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