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軀不會餓,不會累,不怕風吹日曬,也不怕雨雪淋身。
以至於,宋玉善沉浸在書裡,都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把三本書通讀完一遍,合上書抬眼,皚皚白雪映入眼簾的時候,她都愣了愣。
她身為山神,對自身轄區的時間還是能準確感知的。
之前是沒注意,現在才恍然發現,已經過去一年了!
來的時候是春日,現在都入冬了。
而這三本書,她也只是快速通讀過一遍罷了。
這一遍,雖然收穫也很大,但只能說是粗淺的瞭解了神祇的理論知識,解答了一些心中的疑惑。
就算《神祇知識寶典》對應的“神祇綜合素養考核”是開卷,這一遍讀下來,參加考核也不太夠。
得對這本書足夠熟悉,才方便她查詢答案。
剩下兩本書並不比這本薄,而且學習要求還更高。要透過考核,得理解透徹,爛熟於心才行。
這還只是理論學習,後邊還有技能實踐,需要的時間只會更多。
宋玉善這一琢磨,悟了:“下一甲子,怕是真的要俸祿減半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她之前就地取材,不花後天功德,提高生活水平的打算也落空了。
《神祇知識寶典》中說:“凡間之食,於神軀無益。凡食有滋味可食者有二:生靈誠心供奉之凡食,神法加工之凡食。”
也就是說,這小蒼山的靈果靈草,若是沒有生靈誠心供奉,她這個山神吃起來也是一點兒滋味都沒有的。
除了生靈誠心供奉,也只有神法加工過的凡食吃起來有滋味。
可神祇之法,來源於神職。
有加工食物之法的,也只有灶神、食神之類的神祇了。
反正她這個小山神,是沒有的。
凡間的其他物品,也和這一樣。
所以她想從凡間換物的想法,是完完全全行不通了,換來也只是累贅,用不了。
繞過神祇印,和有加工之法的神祇直接交易,也不好辦。
灶神自個兒想吃點好吃的,都得花後天功德在天廚坊裡換呢!
織女神君想穿件新衣服,也得自己在天衣坊裡買。
因為在天道那裡,私有的才能交易,公有的那都是天道的。
灶神加工食物,織女神君編織布匹衣物,都是他們神職內的本職工作。
他們加工出來的東西,都會直接上架到神祇印交易,並非他們本人所有。
完成了本職工作,才有俸祿可領。
本職工作之外,用私人所有的材料加工的東西,才屬於私人所有。
平時加工食物和衣服的材料,是不用他們自己準備的。
神物材料,天神們有神職法門創造。
凡物材料,則可憑著神職在凡珍館取用。
私人所有的材料,也只有凡物材料,有法可想,在凡珍館買,或者找提供材料的神祇換,交換的話,是不受天道保護的。
有些其他神祇的職責之一,就是提供材料,比如她這個山神。
《山神工作守則》中說:“山神每個甲子,都應按《小蒼山百科全書》採集應季特產,上交凡珍館。
不足者應及時以神法滋養補足,超出者可折算為後天功德,或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