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進來探秘的人都在靜心修行。
所剩的機緣,盡是那前人留下來的靈意和那濃郁的無主靈氣,丹境修士人人皆有機會獲取。並非那一件件器物,或者獨一份的東西,所以並未再次發生爭鬥。
在這裡這些天,道境高手也大致推測出了這裡機緣產生的原因。推測應該是千年之前,一位高深莫測的劍修,在這方小天地劍斬五位修為也是等天高的修士。這還不算完,在劍斬五位高手之後,還留下自己的劍法之道,來不斷消磨五位高手的大道和靈力。
至今,也只是唯有那盎然靈意儲存了下來,剩下的都已經化為靈氣。如果再過些歲月,估計連這份靈意都會徹底化為靈氣,等不到他人獲取這份機緣了。
張劍啟自然不會探究千年前那場恩怨是非,心中唯有對那位劍修的敬佩。
遙遙千年已過,但那份劍意卻還是能凝為實質。在其他五位高手僅剩一份可憐的靈意了,可這位劍修的一道劍氣還能爆發出及道境的威勢,怎能不讓同是劍修的張劍啟嚮往。
“這位劍修太強了!”張劍啟心中對劍靈說道。
劍靈沒有說什麼,但是心中一陣翻江倒海,和那無盡的追思。
張劍啟本也不是想要一個回覆,只是一腔敬佩之情不吐不快。
相較於其他修士,張劍啟的收穫無疑是僅次於刀九的。其他年輕修士是要好多人瓜分那五位高手的靈意,但是張劍啟卻能夠獨佔那一份磅礴劍意,只是境界暫時沒有任何提升。
這或許也是純粹劍修的優勢,能夠體悟劍意的劍修,放在外面大天地也是鳳毛菱角。不論是那被垣開啟禁錮的宋鋒所在的靈劍門,亦或是九大宗門之首的劍宗。用劍的劍修很多,但是能夠體悟劍意的純粹劍修太少了。
更何況,不同於那五位已故高手的靈意偏於一隅,秘境的劍意瀰漫天地間。所以張劍啟無論在哪裡,都是在修行。更何況,在張劍啟的請求下,那被符籙包裹的光劍還在。
只是被張劍啟感悟的所剩無幾了。
在感悟了那份磅礴的劍意之後,張劍啟體內劍意可謂是已然圓滿,而自己的劍意也已經有了雛形。只是不同於那劍修前輩劍意的一往無前,張劍啟的劍意有些更多的拘束。
如果把劍意比作一個人的性格,那前輩劍修的劍意就是一位豪傑英雄,遇到不平事自然拔刀相助。而張劍啟卻要先問了道理,道理不對再出劍。
前輩劍修的劍意是那一把鋒芒畢露的劍,張劍啟的劍意是那問個通透的劍。
雖然要探個究竟,問個清楚可能花時間,但只要心中瞭然,出劍必然更快,更果決,更有的放矢。
在秘境的第七天,也就是最後一天。所有的隊伍都還是往一地聚集。
隨後,不斷的升境訊息傳來。
張劍啟這邊,符滿多每天就是畫符。當然畫符不是簡單的執筆墨在符紙上描畫,而是以符筆勾連靈氣,用靈氣化靈意在符紙上畫符。這裡靈氣盎然,符滿多取之不盡。畫著畫著,就升境靈境初階靈虛境了。
每個瞭解符滿多的人,都沒有感到驚奇,反而是他要是入秘境不升境才讓人好奇一般。
而那刀九,在感悟了本源靈意之後,更多是在穩固境界,熟悉那份靈意。雖然沒有再次升境,但任誰都不會忽視他的存在。
然後就是瀲灩,天賦和福緣比不上符滿多和刀九,但也被譽為玄教少有的奇才。在來到這處親水靈意之地後,真就是如垣開啟期盼一般,率先升境。雖然只是結了元丹,但對於一位十四歲的少女,已經很是驚豔。
昊日屬於厚積薄發的典型,只是之前受制於部落的壓制,然後是功法的缺失。現在在這處秘境濃郁靈氣的助力下,不僅穩固了境界,更是上了一層樓,相當於平常修士的地丹境界。但要論戰力,恐怕靈境之下少有敵手。
艾日及其他部落中人,或多或少都有收穫。艾日不負眾望,已然凝元在望。
總體來說,秘境那濃郁如水的靈氣,和那純真至精的靈意,給了所有進入秘境的靈境之下修士不同的饋贈。
然而最讓人遺憾的,是張劍啟沒有任何境界的提升。眾人也只能安慰幾句劍修不易,其他的也無法細說。就是那垣開啟,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只當是其升境瓶頸太大。
張劍啟及其肺腑中的劍靈卻絲毫不著急,張劍啟的不著急有著一些無奈,但劍靈的不著急就很是安穩了。因為只有他最瞭解,張劍啟那份劍意到底有多麼醇厚,多麼高遠,多麼的千年不見。
當秘境裡面最後一分靈意被人獲取的剎那,只聽得秘境裡面‘噹啷’一聲,整片結界開始破碎。隨後,那漫天劍氣肆意亂竄。
虧得這裡有那道境高手,才能護住眾人不被劍氣所傷。
但其中,只有一個人是個例外,那就是張劍啟。劍氣對於其他人來說是致命的,但對於張劍啟卻如那久旱逢甘霖。
在結界破碎的剎那,整片秘境也開始融入部落這塊區域,大地劇烈震動,天空雲氣流轉。似那滅世之時,又彷彿天地重開。饒是那見多識廣的道境高手,都忍不住暗自心慌。
那些少年修士,就只能是肝膽欲裂一般了。
張劍啟是最從容的一個,雙眼緊閉,那‘英啟’劍已經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