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鐸這次突然親率十餘萬大軍深入大雲內地,可以說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令大雲朝廷裡從上到下的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要知道世鐸可是北莫的汗王,這次更是幾乎帶領滿真族內全部的精銳大軍傾巢而出。
這其中萬一若是有個閃失,導致滿真大軍被中原朝廷集中優勢兵力圍困和殲滅。
那從博洛到世鐸,耗費了滿真一族兩代人的心血,數十年來苦苦經營才得來的今日局面,就會在一瞬間灰飛煙滅。
到那時滿真一族就會被一下子打回原形,而大雲朝廷也絕不會再給他們第二次崛起的機會。
為了以絕後患,朝廷大軍必然會揮軍北上,在朝廷的兵鋒之下,滿真一族的下場定然會極其悽慘。
就算是他們想要再向朝廷臣服,換取苟安都不可得。
所以這裡面蘊含的風險,對世鐸這個北莫大汗來說不可謂不大。
但世鐸之所以敢冒險入關,就肯定有著自己的信心和底氣。
果不其然,從上到下的整個大雲朝廷,誰都沒有預想到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沒人敢相信世鐸竟然真的會傾巢而出,並且御駕親征。就連一直在鎮北關沿線與滿真大軍對峙的遼東軍,也沒想到世鐸敢來這一招。
北地不比江南,九月份的時候江南之地仍是秋日景象,而北地就已然入冬。
北疆乃苦寒之地,尤其是近些年來,北地的冬天愈發的冷冽了。
而在冬天到來之前,遼東邊軍一直在籌備過冬的物資和糧草,以便在漫長的冬日裡更好的與滿真大軍進行對峙。
與雲人相比,生長在苦寒之地滿真人更耐嚴寒。這些年天災頻發,不僅中原各地,滿真各部同樣遭災,而且在冬季的時候,滿真部族會更加缺乏糧食和禦寒之物。
因此滿真大軍往往選擇會冬季的時候南下劫掠,無論是糧食還是牲畜,甚至是過冬的衣物都不放過。
滿真騎兵來去如風,加上冬日裡河流封凍,就更加讓他們來去自如了。
在滿真各部長年累月的破壞和滲透下,遼東官軍的防線早就是四處漏風了。
雲人本就不耐酷寒,若是官軍準備的再不充分的話,就很難在冰天雪地裡與滿真軍作戰。
只不過滿真軍雖然佔據優勢,可滿真畢竟地狹人少,不似大雲朝廷這般廣袤富庶。所以他們的軍隊戰力雖強,卻也不敢真的不顧一切的與大雲朝廷開戰。
因此戰事看似慘烈,卻也一直侷限在遼東一隅之地。
滿真大軍只是在遼東各處四散劫掠,從來沒有深入過大雲腹地。正是如此,京畿之地才能大體保持安穩。
最近幾年,大家都是這樣做的,可誰都沒想到滿真大軍這次會突然繞過遼東,大舉南下。
等到包括方平在內的遼東邊軍收到滿真大軍入關的訊息時,再想出兵阻攔就已經來不及了。
十月初,還沒等遼東邊軍準備好過冬事宜,滿真大軍就突然出動,從遼東邊軍防線之外的西山口突入大雲疆域。
歷年來的平穩,讓薊州等地的官軍對此毫無防備,被近乎從天而降的滿真大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沿途上官軍準備不足,猝不及防之下便於滿真大軍接戰,連戰連敗。
兩軍交戰還不到一日,西山口就告失守,而城中守軍在潰逃之時被滿真騎兵殺戮殆盡。
西山口的陷落,使得朝廷在北部佈下的防線被撕開了一道大口子,滿真大軍可以由此長驅直入。
兩天之後,滿真大軍兵圍徐無縣,徐無縣令向朝廷連發數封告急文書求援。
接到徐無縣的告急文書,倉促之間從永平方向趕來支援的官軍一部數千人在途中遭到滿真大軍的埋伏,全軍覆沒,官軍領兵主將王壽力戰殉國。
在這支官軍覆滅之後,失去援兵的徐無縣很快被攻破,滿城官軍盡皆戰死。城破之日,徐無縣令舉家自焚。
滿真大軍經過在徐無縣短暫的休整,很快便繼續南下。
僅僅數天之後,滿真軍就已陳兵薊州城下。
不過薊州城好歹是朝廷的北部重鎮,有重兵防守,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攻下的。
再說經過數日大戰,此時薊州早已得到訊息,城裡已有防備,城內上萬守軍正在嚴陣以待。
以滿真現有的兵力來說,攻下這座城池不是做不到,只是需要耗費一些時間。
只是薊州城是一座軍鎮,遠算不上繁華,就是把它打下來也沒有多少好處。對急於劫掠的滿真大軍來說,他們對食之無味的薊州實在是興趣缺缺。
而且萬一要是因為攻城耽誤了太長時間,被守軍拖在了這裡,讓大雲朝廷反應了過來,調集重兵來攻,那可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