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只要他們還在婁煩,他們都是秦川的人,前提是要聽話,必須聽話,百分百的聽話。
當即,給另外兩家種地的佃戶便紛紛表示,願意給孟家種地,準確地說是給秦川種地。
除了幾家有田有地的自耕農之外,整個婁煩鎮的人都聽從秦川的了。
秦川做的第四件事,是梳理的孟家莊的人員構成和配置。
如今,孟家莊還有三十五個九箕山老匪,三百六十個關帝軍,兩百個礦工,一千一百多流民,多是些青壯,也多是打過仗的。
秦川按照之前說好的,給所有人發放犒賞,那些戰死的人如果還有親人活著,則一厘不差地發放撫卹。
然後,他從流民當中選一些守莊的時候表現好的,和那兩百礦工一起編入關帝軍。
老黃去收攏一條天的潰散流寇後,最終篩選出來一百五十人,都是些比較聽話,且沒有幹過啥傷天害理之事的人。
秦川又從中挑了一些人,也編入關帝軍。
最終,關帝軍共編了八百人,依然分為三個營,營官還是羅大牛、劉有柱和李頂梁,其中羅大牛率領兩百五十先登營駐守黃叢山。
除了這三人之外,其他九箕山老匪也被任命為各種訓練官,聽三個營官的調遣,配合關帝軍的訓練。
大戰一過,孟家莊外面就陸陸續續來了不少流寇,大多是一條天那些潰散的人馬,也有一些郭彥和王剛豹五的潰兵,三五成群的過來投效,足有五六百人之多。
秦川告訴他們,凡是作奸犯科之人,來多少殺多少,但如果只是被賊寇裹挾的小老百姓,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孟家莊統統都收,不但不會為難他們,還會讓他們幹活吃飯。
一番話之後,那夥人走了一百多人,剩下四百多秦川全收下了。
但,把人都分開仔細甄別,一一篩選過後,又斬了好幾十人,最終只剩下三百五十多個。
秦川把其中大部分都送到礦場挖礦,先讓他們在那些礦頭的鞭子底下學會聽話,到時候再編入關帝軍。
剩下的流寇則全部打散,夾進流民當中。
最終,孟家莊有八百關帝軍,一千二百多流民,秦川給他們換了個稱呼,稱為莊民。
礦場那邊則有九百多礦工,還會源源不斷地補充進去,把生鐵的產能不斷提上去。
……
這一戰的戰利品,宋知庭和王繼宗已經全部清點完畢,並造冊入庫了。
包括戰後收攏跑散的馬匹,還有黃叢山大寨繳獲的,自己共繳了五百多匹戰馬,加上從虎大威那弄來了兩百匹,一共得了七百四十匹。
加上之前擁有的,現在秦川有了足足一千三百匹戰馬,絕大多數都是些蒙古馬。
除此之外,還繳獲了一批拉車的牲口,牛、挽馬、驢子和騾子等,加上黃叢山那些,攏共兩百多匹。
這些牲口正好可以用來耕田。
至於刀槍棍棒之類的玩意,得了足足兩三千件,角弓兩百多張,還有一百二十多件棉甲,兩件鎖子甲和六件布面鐵甲,這些盔甲絕大部分是張可望的部下貢獻的。
收穫最多的,是黃叢山,共三千五百多石糧食,六千多兩白銀,還有一群女人。
秦川弄的那些充草的大麻袋裡面,也有五百多石糧食,都被虎大威那吊毛搬去了。
但總的來說,這一戰是賺的,賺大發了。
接下來,也該好好種田打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