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城牆前的護城河兩旁,栽種著兩排垂楊柳。
淡淡的清風拂過柳枝,夕陽下的金光將柳樹新抽出的嫩芽染成了金紅色,分外的惹人注目。
劉政在馬伕的提醒下,撩開了馬車簾,朝著泰山郡的城牆看去。
牆高二十丈有餘,抬頭幾乎看不清城牆上的守衛模樣,只能看到一團模糊的黑影在走動。
歷經風霜的城牆上有些地方是古舊的枯黃色,而有些地方則是新灰色,應該是後來有人翻新過城牆。
劉政眼中流光閃爍。
比泰山郡城牆還要雄偉的城牆他也不是沒有見過,只是他驚訝的是泰山郡居然有儲存如此完整的古城牆,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要知道自上一次青國大亂,已經有好幾百年了。
沒想到泰山郡的古城牆還能如此雄壯的屹立在青國的土地上。
劉政與此同時想到了漢縣的城牆。
那是叫一個破敗啊,已經沒剩幾截了。
說不定還有不懂事的村民搬走幾塊去建自己的屋子,這就讓原本就落魄的漢縣城牆更加雪上加霜。
不過最近王翦已經在主持翻修城牆了,畢竟城牆上守衛領地的根基。
而破壞、延誤城牆工期的懲罰,劉政也調到了極高的層次,讓敢偷石料的人聞而止步。
還有就是劉政的以工代賑政令,極大的緩解了漢縣發展滯停的問題,讓所有人都動員了起來。
至於那些不肯幹活的老賴,劉政直接派人抓起來丟到了兵營裡去。
王翦有的是手段讓他們動起來。
“喂,你們還過不過啊!”
一聲嚷嚷聲讓劉政回過了神。
原來是排隊已經輪到他們進城了。
“過過過。”馬伕歉笑著回覆守門的幾位軍爺。
“大少爺,我來吧!”劉叔出面,一邊將準備起身的劉政按下,一邊朝著馬車外彈出了頭。
劉政也沒有在意接下來發生的事。
劉叔在泰山郡活了大半輩子,這裡大大小小的人他基本上都認得。
比如守城門的這兩位軍爺,就認得劉叔,還要低頭哈腰的打聲招呼。
劉叔以前掌管著劉家的大米生意,算是劉家僅次於劉政父親的二把手,也算是泰山郡的風雲人物之一。
雖然現在已經退位,但畢竟曾經也有過風雲事蹟,所以受人尊敬也是在所難免的。
劉政決定回家,其實還有一部分主意就是打在了自家的米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