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衣著樸素,動作緩慢而沉穩。
“您是季老吧?”李瀟弓著身子,謙卑的朝著老人問道。
老人停下掃帚,回過頭來,一臉詫異的看著李瀟。
“我是,年輕人,你是來找人的,還是逛博物館的?”季老先生問道。
“季老您好您好,我慕名前來,這可以逛嗎?需要買門票嗎?”李瀟問道。
“不用,登記一下你的身份證和電話號碼就行了。”說著,老人走到臺階前,把一本登記簿和一支筆遞給李瀟。
登記簿上的人名有很多,李瀟看了看登記的時間,間隔非常大。
可以看得出來,這間博物館已經很少有人來看了。
李瀟登記完之後,將登記簿遞給季老,問道:“然後我可以進去看了嗎?”
“有鞋套嗎?沒有的話,我這裡有。”季老先生說著,掏出一雙鞋套遞給了李瀟。
李瀟走進不算大的大堂,這間博物館並沒有其他博物館那麼恢弘氣派,進門看到的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文物。
大堂裡收拾的倒是乾乾淨淨,整整潔潔,一塵不染。
大堂正上方,依然是一塊匾,上面還有前清皇帝的提名。
“那是慶帝的親筆題名,這位皇帝巡遊南方的時候,最喜歡來這間書院讀書。”季老先生跟了進來,一邊解釋道。
“老先生,您這裡陳列的主要都是什麼文物啊?”李瀟問道。
“看來你來之前沒做過什麼功課啊,我帶你逛逛吧,這邊請。”季老說著,帶著李瀟從一側進入。
這家博物館裡面陳列的,都是封建王朝時期的一些書籍,字畫,還有文房四寶。
沒有什麼特別出名的東西,但是都儲存的非常完好。
季老先給李瀟介紹了一本書。
“這本書是作家梁先生所著的大夏古建築釋,其中記載的是從夏朝一直到清朝的各朝各代的建築風格以及一些建築方法。”
“這本書原稿,其他博物館陳列的都是復件。”季老說道。
“這樣的書籍,確實是瑰寶啊。”李瀟認真的說道。
季老先生看李瀟饒有興致的樣子,便開始帶著李瀟在裡面轉悠起來,還認真的給李瀟講解著。
這是誰誰誰寫的書,這是誰誰誰用過的硯臺,這是誰誰誰寫哪本書所用的羽毛筆之類的。
“老先生,我聽說這家博物館是從您爺爺手上開始傳下來的?”李瀟問道。
“準確的說,是我爺爺的父親也就是我祖爺爺開始傳的,當時我祖爺爺在這開了一傢俬塾,後來發展成為了一家書院。”
“到我父親手裡的時候,這裡就被劃為文物保護基地,二十年前,經過南域批准,這才正式成為一家博物館。”
季老先生說道。
“這些書籍字畫,都是難得的瑰寶,老人家您一家為這家博物館付出的心血,我表示很欽佩。”李瀟由衷的說道。
“哎,可惜現在也沒什麼人願意來這家博物館看看咯。”季老先生嘆了口氣說道。
“但這些文物,還是得好好的儲存下去,您有想過將來如何做打算嗎?”李瀟問道。
“本想交給我兒子的,可他不想一輩子活在這個院牆的束縛內,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活法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季老先生有些無奈的說道。
這句走一步看一步,道出了老人的心酸和無奈。
不知不覺,季老先生就陪著李瀟轉了一圈,從另外一側回到了大堂內。
“喂,季老頭,咋還不出來給爺幾個倒水啊?你這不是博物館嗎?架子可真大啊。”
院子裡傳來一個不太和諧友好的聲音。
“這些混賬玩意兒,又來了!”季老先生臉上露出怒容,兩步走出大堂,站在門檻上,朝著下面五六個人怒目而視,李瀟也跟了出來。
“總算是出來了,爺們幾個口渴了,趕緊倒水啊,愣著幹嘛?”領頭一人朝著季老凶神惡煞的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