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裡的運動服、海魂衫、廣東時裝等等如何銷售,黃瀚不管,但是要求“風”牌系列一定要以批發為主,至於徐若男加價多少,黃瀚也不管,但是要保證到貨十天內回款。
黃瀚對“風”牌系列在滬城大賣有足夠的信心。
香港、廣州那邊的貨質量不比“風”牌好,那一邊的人工價格高,成本價肯定高於“風”牌。
原本南邊過來的服裝是因為式樣新潮具備優勢,但是跟“風”牌比就不值一提,因為黃瀚是個過來人,到了什麼時候會流行什麼服裝瞭然於胸。
細算算,在滬城銷售的廣東貨肯定要加上運費,加上個體戶的火車票錢和進貨路上的花費,加上二道販子賺走的差價,跟約等於直銷的“風”牌產品相比完全處於劣勢。
做服裝最難的其實是無法掌控潮流,然黃瀚這個穿越者能夠預知未來,“喇叭褲”只是個開始,接下來幸子衫、光夫衫……
把這些服裝一一做出來,可以滿負荷開工兩三年,賺到的利潤足夠做強“新風服裝箱包廠”。
有了實力,上了規模,更加具備成本優勢。
加上在把握流行趨勢上能夠領先一步,即便做不成天王老子,打造出一個知名品牌還是十拿九穩的。
黃瀚還會率先走專賣店的路子,先立足大城市,再往小城市延生,發展十幾年把“風”牌做成上市公司也是可以的。
原本女工們沒人看好“喇叭褲”,沒想到這古里古怪的褲子在滬城熱銷,她們終於相信了方桂蘭的吹噓。
方桂蘭沒文化,說話總是誇大其詞,她口中的黃瀚已經不是人,是姜子牙、諸葛亮,是無所不能的神童。
女工們根本不信,也就是聽聽而已。
然事實勝於雄辯!
古里古怪的“喇叭褲”,女工們都猜測要砸在手裡賠錢,事實證明那是暢銷貨,這足以讓她們感受到了黃瀚的神奇之處。
這段時間八個女工其實都有些提心吊膽,她們擔心辛辛苦苦做成的“喇叭褲”賣不掉導致張經理賠了錢,服裝廠辦不下去。
現在得知“喇叭褲”供不應求,人人高興,當然會把這份工作能夠做得長的好訊息告訴親朋好友。
今天八個女工又拿到了高於三水縣平均水平的第一個月工資,這訊息頓時發酵了,太多觀望中的知青、待業青年以及他們的家人再也坐不住。
後世,在三水市區低端的工作好找得很。
哪怕是四十幾歲的婦女,隨隨便便去個飯店就能找個勤雜工的活兒,不僅僅管兩頓飯,還能夠拿兩三千塊錢。
有力氣的不分男女,去工地上做小工能夠拿到四五千塊。
因此只要不是好吃懶做的,日子都過得下去。
然有些懶骨頭寧可拿低保天天打麻將也不願意找這些低端的活兒做,導致絕大部分飯店都缺人,門口都張貼著招工啟事。
在當下,家裡有兩個待業青年真的無計可施,沒有門路,臨時工也不好找,自己求職更加不可能。
想去工地上尋個搬磚的活兒都難,因為一般情況下,建築隊的人員組成都是一個大隊的社員,排外得很,還有點仇視定量戶口的城市青年。
家門口就有能夠掙四十塊錢左右一個月的工作崗位,居民們當然趨之若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