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慘叫過後,那病人突然發出一陣乾嘔,小胖臉瞅準時機,迅速撥出一枚銀針扎進了病人兩眉中間的攢竹穴。
這一針下去,立刻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那病人再次乾嘔兩聲,隨後“呼啦”一聲嘔吐了起來,頓時一股臭鹹魚味傳來。
這嘔吐物味道實在太過難聞,所有圍觀者被燻得連連後退,病床前只剩下了喬天宇和小胖臉兩人。
小胖臉趕緊招呼喬天宇去取來一杯水,待那病人吐了大半分鐘。
直到吐得只剩下黃水,小胖臉這才收針,把銀針從攢竹穴中取了下來。
小胖臉接過喬天宇的水,幫病人刷口後,扶病人趟了下去。
這個時候,其他人也都湊了上來,想看看什麼情況了。
只見那病人剛才還黢黑的臉色,此時已經漸漸恢復了紅潤,逐漸恢復了意識。
不過小胖臉還沒停手,她趕緊從桌上拿起紙筆,在剛才的處方箋上寫了幾筆,隨後交給了那老中醫。
“老先生,這些藥材您的診所裡肯定有,還得麻煩您走一趟,幫著抓些湯藥來,按照劑量服用,不出三天保準藥到病除!”
那老中醫難掩激動之情,趕緊接過那藥方,想看看這神醫的驚天妙手,結果只是一眼,老中醫便搖頭連連,“不行,這方子萬不可行!”
看到老中醫的反應,喬天宇詫異地湊上前去看了一眼。
誒?這是怎麼回事?
話說小胖臉只是把之前老中醫藥方中的“人參”改為了“蘿蔔”,其他的絲毫未動。
難道只改一味藥就可以了?
喬天宇也很是好奇。
“老先生,請您賜教。”小胖臉依舊畢恭畢敬地說道。
“醫聖張仲景的方子是聖方,歷經近兩千年考驗未曾有錯,你怎麼能隨便說改就改了呢?不行!絕對不行!”
老中醫化身經典衛道士,搖頭連連。
“老先生,您有所不知。”小胖臉恭敬地解釋道。
“醫聖張仲景的方子自然是不會有錯的,但那僅限於華夏人,對西方人並不完全適用。”
“為什麼?”老中醫不解地問道。
“這是由中西方人不同體質決定的。”小胖臉解釋道,“這才得從中西方的飲食習慣說起。”
“幾千年以來,華夏人以食用蔬菜豬肉為主,在中醫理論中大部分蔬菜和豬肉都是寒性食物。”
“因此華夏人體質偏寒,所以我們平時習慣了喝熱水,吃熱飯,喝熱湯,只要身體稍微偏熱,那就是上火了。”
“然而西方人卻不是這樣,他們祖祖輩輩以牛肉為主,在中醫理論中牛肉屬於熱性食物。”
“所以他們屬熱性體質,因此他們平時習慣喝冷水,吃生冷食物。”
“可幾千年來中醫所有藥方都是針對華夏人的寒性體質調配,尤其在這寒與熱的辯證關係中體現地尤其明顯。”
“在醫聖張仲景的理論裡,惡性傷寒是風寒急劇侵入人體,惡寒侵佔五臟六腑所致。”
“所以張仲景的方子裡都是些大補大熱之物,尤其是那人參,可是補氣溫身的絕佳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