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息發行債券,低息貸給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顯然就是在用自己的錢添補那些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那些國家豈有不‘感動’的道理?”吳明昊接著解釋道。
“所以美國收買人心的此舉迅速獲得瞭如潮般的國際好評,國際輿論又成功回到了美國一方,這也讓美國成功度過了那次嚴重的外交危機事件!”
“因為當年美國借用那批10年期國債成功逆襲,所以在世界金融圈,也將那批10年期國債稱為‘外交債券’!”
“美國還真是‘大氣’,花錢買名聲這種事,估計也就只有美國人能做出來了!”喬天宇對此嗤之以鼻。
儘管喬天宇對美國收買人心的做法並不認可,也不認為有什麼高明的地方,不過喬天宇也不得不承認,人家美國是真有錢呢!
要知道,八十年代的2萬億美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如果放到九十年代中期,最起碼得值個四五萬億美元不值!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是那些處於社會轉型期,正嗷嗷待哺的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呢?
不過拋開美國人用錢收買人心的做法不談,喬天宇卻一直沒有get到吳明昊的點在哪兒?
不是說要商量“先下手為強”對付美英兩國的計劃嗎,這跟美國的那批“外交債券”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啦,而且是非常巨大的關係!”吳明昊接著解釋道。
“眾所周知,八十年代爆發了席捲全球的債務危機,再加上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一系列事件影響,在過去的十年間,世界範圍內爆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即便包括美國、俄羅斯、華夏等大國在內,世界各國的通貨膨脹率持續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在瘋狂吞噬各國人民財產的同時,也給世界金融圈帶來了極大災難。”
“尤其像‘外交債券’這種獨特設計的‘一次還本付息’的國債來說,更簡直是致命打擊!”
“請稍等!”聽到這裡,喬天宇突然喊停了吳明昊,很是不解地問道,“您說‘外交債券’是一次還本付息?怎麼可能?”
“哈哈,天宇,你果然是金融專家,一眼就發現了問題所在!”吳明昊開懷大笑道。
好吧,在這裡先簡單普及一下美國國債的知識。
一般來說,美國國債都是由美國財政部發行,以美國國家信譽為擔保的債券產品,也被成為美國公債。
按照國債的償還期限劃分,美國國債可分為短期國債、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三種。
一般情況下,償還期限在一年之內的,稱為短期國債,期限在一年以上十年以內的,稱為中期國債,期限在十年以上的,則被稱為長期國債。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國債本質上是一種債券,是美國**從投資者那裡借了錢,然後向投資者發放的債券證明。
所以只要是債券,那就必須面臨著還錢的問題,在金融學上稱為“還本付息”。
也就是說,等國債的還款期到了,美國**就必須要把本金加利息還給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