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巍峨的大山直接拔地而起,各王分別佔據一座巍峨的高山,一枚又一枚碩大的繁複符文凌空飄浮。
就在這些密密麻麻的符文組合間,一座龐大的石質圓桌當空形成。
緊接著就坐宛如擎天一般的巨型椅子拔地而起,一股威嚴浩大的氣勢從整個椅子之上瀰漫開來.....
每個椅子之上都有參天的巍峨標誌,火王的椅子背後則是一團騰騰燃燒的烈焰,儒王背後則是一卷書冊。
鐵王背後則是一柄滔天巨錘,星王背後則是一個繁複的六芒星陣,佛王巨椅的背後則是一個金光燦燦的萬字元文。
而在幽王的背後則是一團翻滾的黑暗,昊王則是一團刺目的烈陽,劍王背後則是一柄將要捅破蒼穹的利劍。
而武王的背後則是寫著一枚大大的武字,那是一種敢於掀翻任何不公的霸道氣勢。
一個武字代表著公義,代表著公理,代表著一種推翻不公的鬥志,這才是九王當中最為霸氣的存在。
由此可以看出,武王搞不好是他們就往當中當之無愧的老大。
轟隆一聲,只見滔天的巨椅凌空飛起,分別依照座次凌空漂浮,轟隆隆的一聲炸響,一道道滔天的巨浪直接轟擊在剛才所站的各座山峰之上。
爆裂的巨浪一重接一重完完全全的能夠感受到那一股股巨浪毀天滅地一般的強悍。
就在這時,各王沉凝的坐在各自的巨椅之上,一個個的龐大法相沖天而起,星王的法相最為霸道。
只見一名頭戴平天冠的王者渾身身著淡藍色的星辰長袍。
山川大地紋於衣衫之上,九州湖海盡顯其中,黎民百姓居住其中,萬千星斗在身周旋轉不休。
一股股威嚴的王者之氣縱橫四面八方,一股頤氣指使手握乾坤的霸道油然而生。
再看儒王,儒王背後法相參天列地,四書五經、三墳五典、八所九丘盡在其中。
一種教化眾生、人人如龍的已經瀰漫開來,一道道天下大同的美好願景,紋於法相衣袍之上。
一股指點江山、冒言死諫忠烈之氣沖天而起,一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氣概流散開來。
而另外一名火王則是渾身熊熊的烈火沖天而起,一襲大紅的衣袍批於法相之上,濃烈的火焰貫穿於整個人族的歷史。
火者,文明也,高舉火焰者,乃是整個人族前進的方向的指引者,而火焰前進的方向便是人族跟隨前進的方向。
火焰的跳動是文明,是歷史,是屬於人族那滄桑而沉重的歷史,持火者,需要銘記歷史,需要堅定前進方向。
騰騰跳動的火焰是光芒,同樣也是喜悅和希望,同樣騰騰跳動的火焰也代表了整個民族的嚮往,紅紅火火也是情緒的光芒。
而在另外一邊的鐵王則是一名滔天的神將,手持通天般的戰錘鎮守四面八方,神將渾身散發出一股鐵與血。
在滔天戰錘之上人族歷史上各類戰爭縈繞而上,這是人族的尊嚴和民族的脊樑。
鐵與血、忠於義,完美的詮釋了戰爭的傷亡,霸道的力量、兇橫的戰火,這便是鐵王。
而在另一邊的佛王則是完完全全的不同,那個光頭的法相幾乎是赤裸的身體,一股股慈悲為懷、以人為善的意念在法相之上接連不忘。
這是對這一世做好事的交換,同樣也是對於下一世的嚮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對於那些天性本惡之人的展望,同樣也是對於亂世之中沒有希望之人的一絲光芒,這便是佛王。
而武辰身後的武王則是一名面無表情的農家漢子,但是虯結的肌肉和粗大的拳腳無不襯托著他的強壯。
他渾身瀰漫這一種對於天理不公那邊掀翻公理的猖狂,同樣也有一種敢於壓迫就要反抗的瘋狂。
沒有滔天的霸氣,沒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東西的時候,他就是一名老實巴交的老農民的期望。
現如今,整個巍峨的斷天涯之內僅僅只有六王的虛影出現,他們將本體藏在了整個龐大的法相之中。
一道道晦澀的的話語中無不流露出一絲絲的蒼茫,這是一種古老的語言,他們六王在這用某種神言交流著一些神秘的東西。
原本以為幽王的的法相也會出現,誰知道,原本法海所在的那座巨椅之上。
並沒有出現幽王的法相,法海則是在那座巨椅之上孤零零的坐著。
用一種鄉巴佬的眼光看著周圍的一切新鮮事物,因為他倆層次太低,所以六王所常談的一些計劃什麼的,根本沒有他們倆的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