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高懸,滿月如盤,銀輝落人間,又是一年中秋節。
細數下來,楚希清從離開景城到寒江縣已有五年多,他也已經十四歲了。
不知是不是楚家祖籍在這一片的緣故,楚希清在寒江縣從未出現過水土不服的情況,並且很快適應了這裡的風土人情。
除了有些傷感和開始的不知所措。
在夏言策的幫助下,楚希清很快又有了學塾上。知道訊息那天楚希清的表情十分精彩。
楚夫人的女紅很好,因此可以靠這個補貼家用。本來大可不必如此,從景城帶來錢財是夠用的,但楚夫人認為不能坐吃山空。
如今的“楚府”沒有了那塊匾額,再無法彰顯楚家曾經的輝煌,不過卻有著新的希望。
明月在天,月光灑落在小院裡。
院中,一張供桌上點了兩根蠟燭,擺著幾個盤子,盤中放著些果子和月餅。
一旁楚希清對月唸唸有詞,這是那兒“祭月”的風俗,以祈求家人平安團圓。
楚夫人站在屋簷下笑吟吟的望著那個從孩子漸漸成為如今模樣的少年。
陳錦一手挽著楚夫人,一手中拿著一張信封,是正巧今天楚旭平寄到的家書。
五年來楚旭平並未來看過,寄了許多封家書,告知一家人他在京城很忙,還要外調到那些經歷了戰爭的郡縣,百廢待興。所以可能來不了。
還有一件喜事,便是楚旭平與一位女子兩情相悅,只等閒下來將楚夫人接過去見證二人成親。也算是了結楚夫人多年來一樁心事。
因為今日乃中秋佳節,即便是夜晚長街之上依舊燈火通明。
“祭月”結束後,楚夫人與陳錦去逛街,今日有許多女子喜愛的小玩意。楚希清也與三兩個同窗約好去遊玩。
楚希清身著一件靛藍色長袍,腰間束著一條青色錦帶,十分清秀,眸子很明亮,給人很乾淨的感覺。好些姑娘經過時都忍不住回頭看一眼。
街上張燈結綵,來到約定地點,有一青衣少年手持摺扇,腰別白玉玉佩,正左右觀望著,看見楚希清後很高興的揮手喊道:“楚兄,快來!”
楚希清快步上前,笑道:“應兄,來這麼快。”
青衣少年名為應昭,是江郡縣一名從事茶葉商業的商賈之子。雖然還談不上是“紈絝”,卻也不是個安分乖巧的,平時沒少讓教書先生頭疼,不過他也沒多久可以在繼續在夫子面前煩了,因為很快就要參加童試了,過了之後就無需夫子教了。
應昭以摺扇遮住半邊臉,湊近楚希清耳邊說到:“欸,你不知道,陳家那個小女兒今晚也會出來,我想著能不能遇到她。”
楚希清一把攬住應昭的肩頭,一臉怒其不爭,嘖嘖不停,直搖頭道:“應兄你啊你,整天想著這些,我們應該想這些兒女私情?”
應昭挑了挑眉,笑問道:“怎麼,你不想?”
楚希清乾咳兩聲,嚴肅說道:“當然,就算有,那也是發乎於情,止乎禮。從未有非分之想。”
應昭亦是正經道:“嗯,我相信你。”
楚希清點點頭,轉頭四顧,並說道:“嗯?令澤還沒來嗎,他不是喊的最兇嗎?”
“再等等吧,誒,希清,你知道嗎,隔壁華雲城今晚請來了一位山上的仙師,說是會法術,還要收徒。我們去看看吧!”應昭興奮的說道。
仙師?這些年聽過很多回了。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景城屬於南越郡,在大周朝北部,已經算是比較偏僻了。而江郡則在大周靠近中部,十分富庶,山川毓秀,靈意盎然。
當年在景城竟從未聽說過仙師即那修仙之人。來到江郡之後,楚希清才知道世上真是有“仙人”的,是真會法術的,小時候在書中看到讓人害怕的鬼貌似也是存在的,還有那些妖怪,更是說不定就在山中。
當年聽說景城外的青雲宗,楚希清還以為是做瓷器的,如今知道竟是個宗門,裡面個個是修仙之人。但楚希清很疑惑的是怎麼在景城那些年從未聽說過青雲宗是修仙宗門,從未聽過青雲宗仙人,更別說那駭人的御風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