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吃!”劉志東咀嚼著柳蒿芽,唇齒不清地叨咕著自己的新發現,激動的臉頰有些發紅。
本來大家都沒吃過,也不知道味道如何,所以都沒吃。當他們聽到劉志東像是街頭商販叫賣般的聲音,大家都覺得自己愧對了幾乎嚐遍山珍海味的舌頭根子。
於是,六隻手、六雙筷子都直接奔向那盆承載著六個人美好希望的排骨燉柳蒿芽。
僅僅五分鐘,就這五分鐘,一盆不起眼的山間美味就被大家消耗一空,甚至湯都沒剩一滴。
“好吃!”
“好吃!”
“好吃!”
四男兩女六個聲音,就像沒有調調,只有歌詞的歌,此時正準確地找到了調調。
一陣風捲殘雲之後,在場的每個人幾乎都仰躺在座椅上輕拂著肚皮,“好撐!”。
這時,老闆娘滿臉笑意地走了進來。
“老闆娘,這,這是什麼菜啊?”餘杭指著空空如也的那個菜盆,向老闆娘問道,心想有朝一日再吃上它一回。
“哦,這這這是——盆啊。”老闆娘一看那只是一個空盆,哪裡有什麼菜啊,竟一時沒反應過來。
“哈哈哈哈哈哈……”六個人幾乎同一個節奏哈哈地大笑起來。
笑聲過後,老闆娘也反應過來了,那盆菜?“哦哦,那道菜叫排骨燉柳蒿芽。”
“柳蒿芽?”幾人滿臉困惑地面向老闆娘。
“哦,這柳蒿芽啊,是當地的山野菜,可以包餃子,可以蒸包子,可以和排骨一起燉,還可以水焯之後沾著肉醬吃……”老闆娘介紹了幾種簡單的做法,幾個人聽完口水直流。
“大收穫!這絕對是大收穫啊!”劉志東對著幾人指指點點地說道。
當然大家的反應,不僅是對吃的收穫,更是對這窮鄉僻壤的重新認知。
“如果你們有時間,我領你們去採。”老闆娘看出來大家對這柳蒿芽的興趣,以及對美食的嚮往,心想這東西遍地都有,不如領他們見識一下。
聽完了老闆娘的建議,笑天他們三人自是歡欣鼓舞,但餘杭他們卻面帶難色。
“我們,我們還有工作。”餘杭真想和他們瘋上一下午,可是工作還沒有完成,沒辦法,餘杭搖了搖頭。
“哦哦,那你們忙工作吧!”志明其實很想和餘杭一起遊遊山玩玩水。
“那個志明,你的車能不能借我們用一用?”餘杭想這裡一個村落幾戶人家,這幾十個村落光靠這雙腿?她真的不確定完成任務還得哪年哪月?
志明見笑天點頭,於是把車鑰匙遞給了餘杭,然後各自休息去了。
休息了幾十分鐘,餘杭和劉志東、張弛等人去了紅廟村區劃內的最後一個村落——後廟。小村子一共十一戶人家,整個村子幾乎都是老人和孩子,看到餘杭他們開著喬治巴頓,都很稀奇,村裡的男女老少幾乎全部出動前前後後地圍著車看個不停。
餘杭一看,沒必要挨個人家去走訪,心想幹脆就來個集體調查。
“老鄉們,我們市警備局的,我們來搞個調查。”隨即餘杭等人把證件拿出來,給村民們看。
“老鄉們,咱們村十八歲到六十歲之間的男子有幾位?在不在家?”劉志東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內容逐一提問,同時拿出紙筆準備記錄。
“哎呀,這各年齡段的男人除了上學的就是外出打工的,在村裡待著的沒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打包票地說道,隨即用手指指周圍的人群,“你看看,就這些。”
餘杭環視了一下週圍的人群,男女老少一共三十一人,小孩子九人,剩下的幾乎都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
餘杭心裡一陣發涼。這幾個村子幾乎差不多,除了上學的孩子,剩下的只要還有體力的、還能幹得動的,幾乎都在外面打工。
“有沒有最近回來過的?”餘杭不甘心,又接著問到。
“哎,這裡連客車都不通,回來一次得好幾天,咋回啊?”老人唉聲嘆氣。
“倒是有一個人,已經好幾年不在村裡,據說在紅廟村給一個大師當學徒。”
“嗯,對對,好幾年沒回來了。”
“二十多歲。”
“叫張挺。”村民們七嘴八舌,幾乎把這個人從裡到外扒個精光。
此時,餘杭等三人都很激動,終於有了點線索。
隨後,劉志東把張挺的身高、面部特徵等有詳細問了一遍,於是幾個人開著車回到了紅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