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虛,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疊疊重重的有九層。
石凡和墨離他們來到了崑崙神山腳下的巴蜀大地高空。
他們無法御空而行,只得徒步,在那崑崙墟的外圍,有無形的壁壘,那就是傳說中的結界。
不多時,荒極和力心也乘坐著浮空穿梭神器而來,撞在了無形的結界上,直接把穿梭神器撞成虛無。
“我靠,嚇死我了,好厲害的能量結界。”力心感覺自己的見識又被鄙視了。
自己給荒極研製了無盡歲月,才打造成功的穿梭神器,居然被撞成了虛無,真是太可怖了。
“走吧,我們跟上他們。”荒極和力心都被撞擊的衝擊波震得七葷八素。
暈暈乎乎的他們,於高空而下極速墜落。他們的身軀與虛空摩擦,灼熱的溫度,把他們的衣物燒光。
更是把他們的身軀燒的焦黑,頭髮都著火了。
“哎呀,哈哈,荒極,你的頭髮燒沒了……”力心看著荒極光禿禿的頭,只剩下了焦黑頭皮,忍不住大笑出來。
“……”荒極無語的摸了摸頭。
他運轉造化玄功,頭髮迅速生長垂到腰際,而後,他的頭髮自主的被一根髮簪束起。
“它變了,與曾經我們考察時不一樣了……”墨離回憶起了那逝去無盡歲月前的崑崙面貌。
此時的崑崙墟,與那時比,完全不同了,他回憶的時候,力心的聲音遠遠傳來。
“祖地奇書《山海經》的大荒西經和海內西經,都是對崑崙仙山的記載。”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此為(大荒西經)。
(海內西經)記載,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
崑崙虛上有大稻子,約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邊有幾珠神樹、玉樹、璇樹、不死樹,還有鳳凰和鸞鳥(鳳凰和鸞鳥頭掛蛇,足下踏著蛇,胸腹前掛著蛇),沙棠樹和琅玕樹在它的東邊,它的南邊有絳樹、雕鳥、腹蛇、六首蛟、視肉(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之更生如故)。
北邊有碧樹、瑤樹、文玉樹(生長一種五彩斑斕的美玉,非常漂亮)、鳳凰鸞鳥等。
不死樹上結的果實人吃了可以不死,琅玕樹上生長美玉,是鳳凰和鸞鳥的食物。
……
在葬仙時代之前的仙庭紀元,崑崙山是仙庭對外的中華仙庭,也叫大陽間祖庭。
它是仙帝龍戰在大陽間的都邑,崑崙山由神陸吾主管,他還管理著天上仙庭的九域。陸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條尾巴。山中的土螻,喜歡吃人。土螻生有四隻角,安靜時像只大山羊。山中還生長著一種叫做欽原的大鳥,形狀像馬蜂,大小類似鴛鴦,欽原如果螫了其他鳥獸,這些鳥獸就會死掉,如果螫了樹木,這些樹木也會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還有一種鶉鳥,它管理著仙帝的各種器具和服飾……
崑崙山脈是傳說中的“萬神之鄉”,它被周圍的群山圍攏,地勢形如蓮花,玄妙異常。其花蕊之上乃絕妙之地。
崑崙山脈有宮殿成群成片,有一進五院,前後八卦規式的、座北朝南的“崑崙萬神宮”群落。前後依次修建的有觀外牌坊一座,上書藍堂金字“崑崙山”三字;山門樓兩層三間,正中懸掛藍堂金字豎匾一楨,上書“萬神宮”三字;山門樓前,東西兩側豎立頂端為斗方形,高約三丈三尺圍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後潑水,前後出簷、前後開門的觀星殿,東西兩側建玉石結構的平房各三間;第三院正北為“太極殿”,東西兩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間,下三間的鐘鼓樓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兩側建單腹腰式的“八仙觀殿”和“七貞祖殿”各三間;第五院正北為“仙帝閣”(兩層)。
此建築群除平房為玉石結構外,各殿宇均為寒冰玉結構,雕樑畫棟,十分雄宏,不愧為仙庭聖地。然而,在仙魔大戰中,它變為了一片廢墟。
崑崙山上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樹,形狀同棠樹相似,黃色花朵,紅色果實,果實的味道像李子,但沒有核。沙棠可以用來防禦水災,如果吃了它的果實就不會淹死。
山中的薲草形狀像葵,味道像蔥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勞。天河水發源於此,向南流去,然後再向東流入滄海。赤水也發源於此,向東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發源於崑崙山,向西南流入於醜塗之水。黑水也從崑崙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這裡生長著很多奇異鳥獸。神陸吾,就是肩吾,肩吾得之,以處大山。形體象虎一樣的陸吾神,就是《海內西經》中的開明獸。鶉鳥,是鳳凰之屬的鳥類,《海內西經》中說,崑崙開明西北皆有鳳凰,就是指的這種鶉鳥,《禽經》中說:“赤鳳謂之鶉。”
先民尊崑崙山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龍山”、“祖龍”。
相傳,崑崙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眾多古籍中記載的“瑤池”。形成崑崙六月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製瓊漿玉液的泉水,為優質礦泉水。發源於崑崙山的格爾木河中游,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谷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一步天險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