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珪聽聞楊志獲勝,當即派人表奏朝廷,並親自出馬迎接一眾黃巾,見楊志帶領周倉廖化過來,朗聲笑道:“楊兄不費一兵一卒義釋黃巾,頗有大將風範。”
楊志作揖謙虛道:“主公謬讚,在下不敢當。”說著便一一介紹兩人。
徐珪聽說是周倉和廖化頓時心中大喜,但表面不作聲色:“二位將軍開城獻降,大功一件,聽聞楊兄說你二人頗有勇力,不妨在我帳下聽令。”
廖化一聽,磕頭便拜:“在下誓死相隨,願效犬馬之勞。”
只有周倉猶豫不決。
李逵看著囔囔道:“你這廝,我大哥說要用你,你卻猶豫,莫不是不願降?”說著便舉起大板斧作勢。
徐珪喝道:“鐵牛休得放肆,閃到後面去!”
李逵聞言,涎著臉笑道:“哥哥莫要這樣,俺這不是嚇嚇他嘛。”
然後又往周倉一瞪,指著徐珪道:“你聽好咯,這位便是你們黃巾的剋星,沛國徐珪。”
徐珪聽李逵這麼說,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瞪得李逵憨笑著退後。
周倉臉色也是稍有不悅,拱手作揖:“原來是徐將軍,在下佩服。”
廖化聽了滿是敬佩,又跪拜:“大人之名如雷貫耳,小人有幸在將軍麾下,實乃三生之幸也。”
徐珪扶起廖化,正色道:“聽聞將軍家貧,無奈加入黃巾,卻從未禍害百姓,我欲表奏朝廷封你為裨將軍,如何?”
廖化激動的淚流滿面,聲音顫抖抖地說道:“全聽將軍吩咐。”
徐珪一陣安撫,又對周倉說道:“將軍同為裨將,不知意下如何?”
周倉拱手說道:“承蒙大人看重,周倉萬分感激,只是我只願做楊將軍麾下一卒,鞍前馬後,無有不從。”
徐珪感嘆:周倉本是關羽隨從,沒想到如今又成為了楊志的隨從,看來他是真的沒有權力的慾望,只希望能跟隨勇武絕倫之人,真漢子!
感嘆之餘,便準了周倉的要求,周倉當即磕頭便拜向楊志:“願為一卒鞍前馬後,侍奉將軍。”
楊志大喜,扶起周倉,連聲叫好。
徐珪向小三國詢問:“給我看看周倉廖化的屬性。”
“周倉,武力:82,統率46,謀略:36,政治:34;
廖化,武力:78,統率:48,謀略:46,政治:36,兩人均未達到巔峰。”
“屬性還可以,這下我有六員武將了。”
眾人來到城中,雖然說不上興旺,但也說不上貧窮,有個好點是這裡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一般來說,人傑地靈,想來此地必然會有人才吧。
行至太守府,徐珪在太守座椅上一座,愜意的想著:“過上官癮了。”
突然腦海中小三國說道:“恭喜主公完成成就‘獲得領地’,獎勵200能力點。另外首次收服本土武將,獎勵50能力點”
“我滴乖乖,人家正愜意著呢,嚇人家一跳,以後有什麼獎勵等我問你再告訴我行不?突然有個聲音在腦海裡想起來可是很嚇人的。”
徐珪這一嚇也沒心情再過官癮了,正襟危坐,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道:“把錢糧簿給我看看。”
沒多久,廖化捧著簿子過來:“主公請。”
徐珪大致翻了一下,知道柴桑錢糧不多,只有錢五萬,糧二十萬,周倉等人投降後從六千人增加到一萬人,照這樣子,半年不到糧食就吃光了。
徐珪揉了揉太陽穴,心想:“哎,頭疼,我最煩的就是管這些內政了,可是手下一干人全是武將,沒有文官,這有點蛋疼。”
先不管這麼多了,任命手下重要,於是朗聲下令:“楊志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