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開始順著遠處的山頭慢慢爬上來了,有幾隻鳥兒從天空飛過。太尉府一如往常,老管家早早的收拾好門戶,吃過晚飯後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屋子裡去了。
楊叔子坐在案几旁讀書,旁邊跪坐著一身白色長裙的梓華,伴著楊叔子朗朗的讀書聲,梓華心裡覺得一陣寬慰,人一生其實所求很簡單,無外乎一份簡簡單單的生活而已。
“若往後能過著這樣閒雲野鶴的日子那就好了。”梓華突然說到,聲音中充滿著無限憧憬。
楊叔子放下手中的書卷,輕輕撫摸著梓華披散下來的頭髮,說:“是啊,我也想退出朝堂了,如今變法事宜已經差不多完了,我僅剩下一件事了,那就是將太學宮重新建起來,然後我們就去隱居吧,到時候我在田裡耕作,你在家裡織布,我們可以養一些雞、鵝,在門前種一棵桑樹,桑果可以吃,桑樹皮可以搗碎,織布。每日悠閒自在,不想朝堂紛爭,不理世事塵囂,真好。”
兩人陷入了一片美好的憧憬中久久不能自拔,突然有破空聲傳來,只聽得“當”的一聲,一隻箭紮在了楊叔子身後的書架上,箭桿依舊狠狠抖動著,由此可知箭上的力道有多大。
楊叔子一把將梓華拉到身後,整個身子擋在箭射來的方向,靜靜等了半晌,周圍一片安靜,沒有任何動靜,楊叔子長出了一口氣,依舊將梓華護在身後,慢慢踱到箭旁邊,只見箭尖上別了一封信。
楊叔子用力拔出箭頭,看著這支箭,他覺得很熟悉,一定在哪裡見過,他的腦海裡情不自禁地浮現出一個人的影子。楊叔子笑了笑,拍著梓華還牢牢抓著自己手臂的雙手,說:“放心吧,沒事了,這是我師弟的箭。”
梓華這才放開了雙手,不放心地問:“真的嗎?既然是你師弟,他為什麼要往進來射箭呢?只怕……”
“你想我師弟如今如果光明正大地見我會怎麼樣呢?況且我師弟是一個不甘心久居淺灘的人,他是一條錦鯉,此刻的我只會成為他躍進大河的障礙。”
梓華自然很明白夫君所說之言是何意,因而她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楊叔子開啟布帛,上面寫著:子時書房後見,弟昂拜上。
此時已是亥時。
“如今府門已關,你的這位小師弟怎麼進來?”
“放心吧,他想進來就是比這再高一丈的牆都擋不住。當初師弟可以隨意躍下三丈多的崖壁,到下面給我們抓魚,然後自己又順著崖壁爬上來,那崖壁由一色的光滑青石堆成,他都能上來,更遑論這府上的院牆了。我們就這樣靜靜地等著吧。”
就在楊叔子夫婦兩人坐在書房裡正等著蘇昂的時候,蘇昂其實已經在楊叔子的府上了,他趁著夜色剛落下的時候就從太尉府最後邊的院牆上順著爬了上來,繞到書房正對的屋頂上,張弓搭箭,一箭剛好擦著楊叔子的側面而過,直射進了書架,這一箭確實也充滿著威脅的意思,他想透過這一箭告訴師兄莫忘老師教誨。然後蘇昂又回到了書房後的一棵大樹下,靜等子時到來。
子時臨近,梓華情不自禁地握緊楊叔子的手,她不知道楊叔子的這位師弟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單憑今夜之事只怕這人不是易於之輩。
楊叔子拍了拍梓華的手,他最是清楚自己的師弟,他知道師弟為人雖然討厭官吏,卻也最是重情義。
子時到了,楊叔子起身往外走,梓華也跟了出來,楊叔子看著梓華,梓華搖了搖頭,楊叔子無奈只得讓她跟著。
夜色很暗,天上沒有月亮和星星,清風吹得樹枝擺動著,書房後漆黑無比,一步內都不一定能看清對方的長相,雜草繁茂。梓華突然被絆了一下,急忙伸手抓住楊叔子的衣服。
就在兩人這一分神之際,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個黑影,梓華嚇了一跳,楊叔子倒是頗為鎮定,笑著說:“師弟,什麼時候下山的?老師他老人家可還好吧?”
黑影緩緩走近,正是蘇昂。楊叔子突然聞到一些血腥味,急問:“師弟,你怎麼了?”說著上前一把拉住蘇昂的衣袖,上下仔細看著,想透過黑夜看清蘇昂是否受傷了。
蘇昂抽回衣袖,說:“無事。我想問一問師兄是否忘記了老師的教誨?”
楊叔子一愣,旋即明白了過來,笑道:“師弟是看我如今奢侈雍容才有此問吧,不過我從來不曾忘記老師的教誨,以身負之學,救萬千黎庶,楊叔子一日未曾忘過!”楊叔子看著遠處,似要看穿這無邊無際的黑夜,他的神色堅定,語氣鏗鏘,底氣十足。
“師兄,既救黎庶,卻又為何奢華無比,不怕日後有人籍此發難嗎?”
“師弟,這已是皇上最後的讓步,縱是天下人發難,可還是須得問過皇上不是。”
“師兄飽讀史書,怎會不曉商鞅變法,商君之禍只怕就在眼前了。”蘇昂冷酷的聲音中突然有了些許關懷的韻味。
楊叔子看了一眼旁邊默然不語的梓華,看她沒有責怪蘇昂的意思,說:“當今皇上身體康健,我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我雖有心隱退,可如今變法尚未徹底穩固,此刻我走了,必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師弟也知道百姓們不應當受這些苦難。”蘇昂剛要開口,楊叔子知道自己的這位師弟百無禁忌,不知道會說什麼,忙又接上說:“師弟怎麼白日不來我府上啊,而且又約在此地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