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眼欲穿啊,這是。”
“我都快成望翼飛石了。”
“對面的星艦已經發射了一艘太空接駁船,計劃以後登月甚至登火星。
不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把航天器送到地月軌道或者火星軌道。
送到同步轉移軌道,接駁船就能過來接應。
另外SpaceX星艦還發射了一個登月號,前三個小時已經進入月球軌道,現在都在進行減速著陸.”
看到陳易的身影出現。
直播間翹首三天三夜的網友們,頃刻間沸騰了。
訊息傳開。
數不清的網友開始湧了進來。
直播的熱度,一下子就衝上了網站第一。
同時,翼飛再次迴歸的圍脖熱搜也在起飛。
“你們都只顧著說對面星艦的登月進度,怎麼沒人跟我說一下,翼飛登月無人機,到哪裡了。”
陳易回到座位上面。
看著這些彈幕和評論。
先是檢視登月無人機的情況,發現還要幾個小時才能回到月球,然後開啟星鏈衛星拍攝對面登月車的畫面。
“在正面登陸嗎?”
“不過也對,沒中繼衛星,根本就做不到背面登陸。”
看著SpaceX的登月號,降落到月球濺起一片的煙塵。
等待了一會兒,系統自檢降落沒有問題。
登陸號的艙門開啟。
一輛長有三米,高將近兩米,寬也有一米的履帶式月球基地車開了出來。
基地車行駛出去幾十米。
尋找了一個平坦的地方。
然後四根機械臂展開,接著太陽能光帆展開。
一個電動傳送帶從基地車內部延伸出來,同時還有一個小型的機械挖掘臂。
挖掘臂在月球表面挖動,大量的月壤,還有一些月石,被挖到傳送帶送進了基地車內。
經過基地車的一些特殊電場,篩網。
小部分的珍貴物質,比如含量較高的氦3礦被篩選出來,運送到基地車的內部存起來。
剩下的大部分物質和月壤,則被運輸到基地車的電弧室。
經過超高溫脈衝電弧的燒結,逐漸熔鍊燒製成一塊塊的磚石。
燒製好的磚石,被機械臂抓著,鋪設在月球的表面。
不過,因為太陽能電池板的轉化率,比不上翼飛的電池板。
基地車的能源功率不足,整體的速度顯得有點慢。
比如製作出第一塊磚石,就花費了差不多兩個小時。
“這SpaceX研究出來的月球基地車,自動化智慧程度很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