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要是在執行中脫落。
導致後面的超導線圈承受等離子輻照和紅外輻照,發生超溫脫導,磁約束失效,整個反應堆炸堆的畫面。
雖然在炸爐的第一瞬間。
等離子體擴散瞬間降溫,聚變反應就會停止。
但進行聚變反應時,磁約束場束縛的能量,少說也是上萬當量級。
“怪不得一個合格的磁約束堆,都要有備用的第二組線圈,實驗室內包括周圍要建多點水池。”
“要是第一組線圈出現意外,要求第二組線圈在納秒級內完成通電,產生磁場截住失控擴散的超高溫等離子體。”
“要是兩組線圈都出意外了,嗯,禱告吧。”
“祈禱在安全機制啟動,開啟水池閘門,對等離子體進行緊急放水降溫時,自己不會被煮成大蝦。”
陳易心裡大概估算一下。
因為不是爆炸釋放能量,只是熱量擴散釋放能量,失控瞬間反應也停止了。
這樣一個標準核聚變反應堆,哪怕失控,幾個游泳池就能完成鎮壓。
“看來,以後標準方案就是把聚變堆放地下,頭頂再蓋一個人工湖。”
“只要湖水夠多,十個核聚變反應堆炸爐也只是燒一湖溫水。”
陳易把整個聚變反應堆仔仔細細檢測一遍。
特別是第一內壁的侵蝕情況,更是畫了一個等比例模型圖。
把每個地方的侵蝕情況,在模型上面一一標註出來。
這些標註的區域,對應的就是超高溫等離子體能量匯聚,聚變反應更強大的區域。
對陳易接下來探究超高溫等離子湍流模型,解決湍流衝擊,大幅提高聚變堆的效率,有重大意義。
“等離子體湍流,可控核聚變的核心難題之一。”
“這個不解決,聚變堆的反應效率,能量產出的效率,約束磁場的穩定和效率,都很難大幅提升上去。”
“當然,這個難題也是最難解決。
探究幾億攝氏度高溫的等離子體內部的流體運動。
探究等離子體內部的湍流分佈係數。
單單這個溫度條件,就擋下了幾乎全部的探測手段。
沒有探測就沒有資料。
沒有資料,自然也談不上探究和摸清楚內部的情況。”
陳易眉頭微微擰起。
超高溫等離子體湍流和渦流,屬於一種流體運動。
形象點比喻。
這就是磁約束場內一個龍捲風,內部存在大量的湍流和渦流。
這些湍流和渦流,在時刻不停的產生,又在時刻不停的消散。
每一次湍流的產生,撞擊四周的約束磁場,都能帶來極大的衝擊,導致約束磁場消耗更多的能量。
每一次渦流產生,能量匯聚,對應區域聚變反應的烈度就會猛漲,釋放出更多的能量,導致區域溫度提升,等離子體膨脹,又接著產生更多的湍流,撞擊周圍的約束場。
現在,陳易就要研究摸透全部湍流和渦流的運動情況,找到一個數學模型和流體模型,去概括這種運動。
然後透過理論模型的指導,干擾阻礙湍流和渦流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