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新聞看了吧。”
電話那邊。
傳來張教授有些沉重的聲音。
“看了,配合對面轉移輿論注意點手法。”
“當然,如果不架個槍表示一下,鄰居說不定膽子一肥,給我們扎個放血口也不一定。”
“扎個放血口?”
張教授楞了一下,隨即感嘆道:“你小子,目光一直這麼厲害,不願意過來參與全域性的規劃研究,真浪費你天賦了。”
“演習要提前了。”
“剛收到詢問,紅方的武器裝備準備的怎麼樣。”
“按照預定的規劃進行,勝算多少,能不能有一個轟動的效果。”
“如果勝算把握不大,就只能先執行另一套演習方案,先給鄰居亮個槍。”
“.”
陳易無語:“這個勝算,問搞研究的做什麼,這不是指揮參謀的事?”
“你覺得,紅方現在的武器裝備情況,指揮參謀能給出勝算評估嗎?”
張教授反問一句:“人家也是要根據裝備的實際測試效能,訓練效果,再進行戰鬥評估。
但現在除了攻堅無人機做過完整的測試,你搞出來的幽靈坦克做了簡單測試。
我們研究出來的幾項武器裝備,還正在試生產,什麼測試都沒有。”
“你們這樣太趕,太急了。”
陳易搖頭:“容易出問題。”
他搞研究,設計的一個物品有沒問題。
系統的備註評價一覽無餘,測不測試其實都無所謂。
但其他人,沒有系統的備註評價。
這麼著急的趕馬上架,沒有經過完整的測試。
很可能就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
“我知道,原本按照計劃,這次的演習至少半年後。”
“但對手不會等我們全部準備完全,你們翼飛科技產品的腳步也不能停下,停下就會被做文章。”
“所以問一下你這個核心技術人,演習紅方的勝算情況,如果勝算大,這就一次搞定,勝算不大,就分兩次。”
張教授有些心疼的道。
這樣大規模的演習,多搞一次,耗費的成本和資源就要百億甚至千億計算,足夠搞很多個前沿專案了。
“幽靈坦克,生產多少輛了?”
陳易沒有直接回答勝算多少,而是問起一些基礎情況。
雖然天基降落,萬物俱滅。
一輛坦克都沒有,勝算也是百分之百。
但常規演習要有常規演習的範。
總不能一場常規武器的演習,還沒開始,你就說一句,我有天基。
“300輛,這個跟你說的一樣,屬於技術整合方案,沒有什麼新技術,生產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