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暗能量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
以及前兩年剛發射,矚目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現在,我們翼飛的中繼通訊衛星,將成為L2點軌道執行的第四個航天器。”
“因為路途遙遠,過去150萬千米,回來返回月球100萬千米,到了L2點減速佈置好中繼衛星,還要調轉方向,加速返回。”
“總體時間,大概要花個3天到4天。”
“當然,如果只是單單過去月球就挺快的,不用10個小時.”
“這麼久的時間,肯定不可能守著。”
“我們就現場編寫個自動程式,讓無人機自動飛。”
唰!唰!唰!
陳易說著。
腦電波閃爍,一行行程式碼在螢幕上面重新整理。
“主播編碼的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主播太快了。”
“慢一點吧主播,太快了,愛情會追不上你的。”
“你這麼快,有了愛情也會失去的。”
“主播,我是賣一種以超聲波換能器為核心,可以解決生活和諧問題產品的商家,我想你應該會需要.”
看著這跟印刷般,刷刷刷的程式碼。
剛剛把一群黑子反擊的啞口無言,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的網友,一下子樂了。
把陳易的話,換了個格式,一一還了回來。
這時,離開星球逃逸層。
開始進入一萬多千米高空。
進入到真正太空領域的無人機。
機身兩邊,這也開始伸出兩扇長80多米,寬有2米5的巨大翅膀。
翅膀完全張開,然後扭轉方向,對準了遙遠1.5億千米之外的太陽。
呼!
在扭轉對準的之後。
兩扇太陽能電池膜的翅膀,好像被什麼撞了一下,往太陽之外的方向微微晃動偏移了一絲.
這個晃動,很細微。
如果不是中繼衛星的攝像頭,幾乎跟顯微鏡般貼臉懟上去,根本就發現不了。
一會兒過後。
往外晃動偏移到一定程度的太陽膜翅膀,在碳纖維骨架的彈性作用發生了回彈,迴歸了原位。
但沒多久,兩扇翅膀又開始往外晃動偏移。
如此經歷一段時間。
最終,碳纖維的彈性和晃動偏移的力量形成了平衡,不再晃動。
但無人機的軌道,卻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隱約出現一個向外偏移的軌跡。
“臥槽!”
“這無人機的軌道怎麼突然偏了?”
“誰看到,這無人機的軌跡突然偏了?!”
正看著陳易編寫程式,呼喊著太快沒有愛情的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