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40公斤。
沒有用叉車,陳易把推進器抬到一邊的地秤。
經過一番稱重,確定了推進器的質量。
39.86千克。
“這重量有點大啊,推重比恐怕有點懸了。”
陳易把推進器搬到一邊單獨隔開的測試區。
把推進器固定在測試殷勤推力的測試臺,再開啟前面進氣方向和噴氣方向的捲簾門。
打上開關。
燈光亮起,原本安靜的進氣渦扇就開始旋轉起來。
渦扇的速度不快,測量轉數的儀器顯示只有200轉/分,連一般家用的風扇都比不過。
渦扇旋轉兩秒。
突然,呲地一聲。
推進器另一邊的噴口亮起了藍色輝光。
同時,狂暴的氣流噴射出來。
這些氣流撕開空氣,產生細密呼嘯般的音爆聲。
不過因為氣流的原因,突破音障的影響比較小,遠不及實體的飛行器突破音障的千分之一。
帶上隔音耳塞提前躲到一邊的陳易,除了感覺輕微的嘈雜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不適。
“65.3公斤......”
“這推力,推重比連二比一都沒有。”
陳易檢視測試臺顯示的推力數值,忍不住的吐槽。
雖然他知道,離子推進引擎,推力普遍比較小。
但這小的也太驚人了。
畢竟這不是單純的離子推進,是渦扇+離子推進的配方。
相比較渦扇燃燒噴氣引擎,燃燒渦噴引擎,這些動輒九比一,十比一,十幾比一,還有陳易衝刺太空超過二十比一的推重比。
離子引擎就一個字,感人。
測試了三分多鐘,電池耗空了,離子推進器停了下來。
陳易接上充電,然後選擇讀取資訊、
密密麻麻的資訊在腦海裡浮現。
這些都是離子推進器的結構,內部的電場佈局,磁場分佈,加速軌道分佈,磁場干涉處理等技術資訊。
還有離子推進器的一些噴射速度,噴射質量等基礎的引數。
“最大噴射速度520米每秒,不錯的數字......就是這單位噴射質量有點低。”
經過兩個多星期的虛擬學習。
陳易很快就理解這次讀取的資訊,還有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