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恐怖了。
這種虛擬學習狀態實在是太恐怖了。
裝置是冰冷無情的。
透過虛擬裝置直接連線大腦,摒棄了外界環境的干擾,摒棄了身體激素的影響,脫離了體力和精力的影響,整個人的思維和精神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
肉身苦弱。
機械飛昇。
這種狀態,再配合虛擬裝置的子彈時間,只能說一句,恐怖如斯!
“唯一遺憾的是,需要一定的冷卻時間,身體也有種被掏空的感覺。”
摘下頭盔。
陳易看著窗外照射進來的清晨陽光,突然感覺心神有點疲倦。
這感覺,就像是通宵三天三夜,回家睡了十個小時醒來,看似已經恢復精神,實則還沒完全恢復的狀態。
雖然虛擬學習狀態是潛意識學習,不影響自主的思維意識,類似於做夢。
但夢太多也會精力憔悴,導致潛意識崩潰。
“大概一個星期,潛意識就能恢復過來。”
陳易回想一下虛擬狀態的經歷。
其他一些人物細節都已經如夢醒般模糊,但知識卻已經牢牢烙印在心底。
心神一動,知識就如本能般,油然浮現。
這種知識填充大腦,輕鬆掌握的感覺,著實讓人著迷。
如果不是潛意識還沒有恢復,再虛擬學習下去,恐怕要暴斃,陳易絕對拿起頭盔,再來一發。
把倉庫的無人機叉上來。
陳易拿著筆記本,開始逐項分析這一臺可以造訪月球的超級無人機蘊含的技術。
“機身的氣動佈局趨向一個完美,這機翼的角度稍微往前0.1°升空係數就會下降3個百分點,往後調整0.1°,阻力系數又會提高,只有現在的角度是完美的平很。”
“引擎的噴口也有講究,可以確定是旋轉爆震引擎,但這個引擎中間椎體的尺寸和傾斜角度,稍微改變一分,大氣層的推進效率就會衰減,引擎的噴射口徑,大一分或者小一分,太空的推進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這個引擎結構的要點,等後續製造霍爾推進無人機,也可以借鑑許多.....”
陳易在筆記本上面記下一個個技術要點,寫下一行行的公式。
原本完全看不懂其中奧秘,只能喊一聲牛逼的超級無人機,這一刻在他眼裡完全失去了秘密。
即便有人問起,他也絲毫不虛。
從無人機的設計,到引擎的製造,從無人機的航電控制到氣動結構的佈局。
嘮上三天都不帶重複。
“試飛一趟,看看這虛擬頭盔沉浸式控制無人機的體驗如何。”
確定自己虛擬學習的知識真實有效。
陳易拿出控制訊號控制天線,連線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