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已有應對之策。
新粉絲大都是奔著影片後續來的,只要拖著不更新續集,很多人自己就會取關了。
這兩天微博熱度正高,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來新的粉絲互動。
為避免橫生事端,郭齊決定微博先按兵不動。等風頭過了,再好好收拾這些可愛的小粉絲。
CAPO平臺不是有8000多粉絲麼?
先轉移陣地,藉著釋出新曲目,敗光在 CAPO上的粉絲緣。
只需要一首歌,就可以告訴世界:我郭齊,不僅沒有才華,而且音樂品味相當惡俗,根本唱不來你們愛聽的曲兒。
讓他如此自信的一首歌,不是別的,正是前天靈機一動想到的《我的滑板鞋》。
作為風靡全國的一首神曲,郭齊前世曾被它荼毒良久,因而印象極深。
它收錄於約瑟翰·龐麥郎2012年發行的專輯《舊金屬》,兩年後徹底爆紅。在首屆獨立音樂盤點上被評為“2014年度Top20金曲”。
你可能不知道這首歌的名字,但你看到這句“摩擦,摩擦”後,腦海中一定會想起一句聲嘶力竭的“在這光滑的地上摩擦”。
選擇這首歌,郭齊仔細考量過。
不同於圍繞觀眾音樂偏好而精心設計的神曲《小蘋果》,《我的滑板鞋》在前世之所以走紅,是源於一場全民獵奇。
雖然歌曲被約瑟翰·龐麥郎定義為“民謠、朋克、電子、舞曲”,實際旋律非常簡單,RAP也不規範,很多詞沒有對好節奏,就連普通話發音也非常彆扭。
因此初期創作之後,無人問津。
這也本該是這首歌最初的歸宿。
極度平庸的長相以及毫無音樂性的作品,和歌手自我標榜的高階人設產生了極大的反差萌,這引發了某些獵奇人員的關注。
2014年,B站鬼畜區翻唱大佬製作了剪輯版MV影片,獨特的歌詞和唱腔逐漸引發了更多UP主的參與,並逐漸成了全民神曲。
也就是說,《滑板鞋》的爆紅不僅偶然,而且和當時的音樂環境有很大的聯絡。即便它曾是一首神曲,脫離了當初的土壤,它並無爆紅的可能。
大多數人聽到這首歌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這也叫音樂?”
翻看曾經的音樂評論,依然有很多人對它的爆紅無法理解。
這個世界沒有B站,只有一個與之類似的番茄網。
只需小心番茄網,及時掐滅任何苗頭。郭齊敢肯定,這首歌絕對紅不了。
越是有一定的音樂欣賞能力,初期就越是難以接受這種野路子音樂風格。
顯然,CAPO上的粉絲不會是它的受眾。
想象一個偏愛流行曲風的白領青年,某刻突然聽到一首拍子都踏不準的口水歌,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這作者發神經了嗎?”
郭齊本想盡快錄製,發表在CAPO平臺。
但為了穩妥,他還是決定先在布魯斯酒館試唱,看看觀眾們的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