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劍道,是李長安所選擇的路。
為此,李長安不惜多次封印入世,耗費了多年時光,方才有了根基。
直至後來與地藏王交易,輪迴百世,讓他體驗了萬年紅塵,也藉此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至起碼,他不需要再擔心感悟跟不上修為的問題,也無需像以前一樣入世。
而紅塵劍訣,是李長安在武極界時的創想。
清算佛門悟一劍,佛門之戰再悟一劍,一切事了,苦尋仙門時得悟第三劍。
三劍皆有緣由,但本質上,都是攻伐之劍。
到了仙域後,李長安才深思這個問題,從而想出了第四劍,不朽劍盾。
這也是最簡單的一劍,其中幾絲不滅劍罡的影子。
悟出四劍,紅塵劍訣已然攻防兼備。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到了這一步,紅塵劍訣已經算是完整了。
但李長安卻覺得尚有不足。
他從來沒想過創下千招萬式,只是單純的覺得,紅塵劍訣還需要一個結局。
就像一部電視劇,有開始,有過程,亦當有結局。
既是結局,也當是紅塵劍訣的極招!
思索多年,李長安毫無頭緒。
直至在天唐山莊,一日頓悟,勝過千年苦思。
也是在那時候,李長安心中有了紅塵劍訣最終式的輪廓。
這幾十年來,李長安修煉之餘,從未停止過完善一事。
多年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作用的。
現在的李長安,對第五式愈發清晰,所欠缺的只是一個契機。
一個讓它現世的契機!
道宗弟子水平不錯,卻還不足以讓他動用這極招。
但用來錘鍊一下細枝末節,還是可以的。
李長安揮劍如虹,猶如一個不知疲倦的樵夫,百年如一日,不斷重複著自己的動作。
隨著細枝末節的完善,他都未曾注意到,對面的弟子壓力逐漸增大。
本是無心之舉,奈何腦補帝太過厲害。
這算什麼?
羞辱還是警告?
是覺得我作為工具人都不稱職,要給我加點壓力嗎?
少年面色氣憤,心中憋屈無比。
正所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自覺遭受了羞辱,少年怒不可遏,於是乎,他選擇了爆發。
“給我停下!”
“唐三,我雖然不是你對手,但也不是你能輕易折辱的。”
“我生如寄歷,風霜凜凜,我死形散,若浮沫悽悽!”
“我雖如微塵,卻有星辰大海之心!”
“你是巍峨大山,我是田野之河,但高山不動,小河長流,我終將跨過你!”
“你敗我,是我技不如人,但你不該腳踏我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