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極大陸極南,有一個小村莊,人家不過三四十,世代以打魚為生。
村莊雖小,但它卻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水月村,是村裡唯一的文化人彭先生起的名字。
彭先生中年模樣,年近四十,是二十多年前從外地進來的,見小村清靜,便就在這裡做個教書先生。
結果,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已是水月村家喻戶曉的大人物,每家每戶有小孩想學字畫都會拜託他。
彭先生心地善良,來者不拒,也不收取任何費用,就在自家小院子裡開設了一個小小的學堂,平日生活全靠村民送些魚蝦油米,算做另類的學費吧。
“一橫為一,兩二為二,三橫為三。”
“一橫為一,兩二為二,三橫為三。”
一群小孩跟著唸叨,搖頭晃腦,學得有模有樣。
從中午開始,直到日落時分,估算著出海打魚的大人回家了,彭先生才宣佈下課。
唧唧喳喳一群小孩,打打鬧鬧的向先生告別。
出小院時,幾個眼尖的小孩看到旁邊側欄後有個少年趴在欄院上偷看,欄院有兩米多高,少年搬了一塊大石頭,站在上面還要踮起腳尖才能勉強看法裡面。
見到少年,一群小孩頓時圍攏過來。
“大海哥,你今天又沒去打魚嗎?”
一聽這口氣,顯然對少年的行徑已經習以為常了。
少年踏著草鞋,小心從石頭上下來,微揚著下巴得意道:“哪有,我是完成了師父任務才過來的。”
少年所說的任務村裡人都知道,出海打兩筐魚,一筐二十五斤,剛好五十斤。
聽著雖然不多,可小村中一天能完成這個任務的不超過十個,都是家喻戶曉的老師傅了,至少有二三十年打魚經驗。
打魚是個技術活兒,尤其是出海之後,經常會遇到風浪,更是加大了難度。
所以,老師傅們經常把打五十斤魚的任務掛在嘴邊,只要學徒能夠完成,就可以出師了。
聽到少年的得意話語,一群小孩頓時兩眼冒光,崇拜得五體投地,沒有任何懷疑。
“大海哥,你教我打魚好不好?”
“大海哥,我昨天偷偷聽到三嬸和勝男姐私下說你壞話,勝男姐說要當你媳婦兒,把你榨乾了。”
“大海哥,什麼時候帶我去打魚玩啊?”
“……”
七八個小孩子,唧唧喳喳的好不熱鬧,對少年非常親近。
原因也很簡單,從他們記事起,便一直聽著少年的‘傳說’長大。
聽村裡叔叔伯伯們說,這個叫大海的少年,是駱叔叔打魚時從海里撿回來的。
普普通通的模樣,甚至比起村裡男人還有著瘦弱,可卻創造了不少奇蹟。
別的老師傅二三十年才能一天打魚五十斤,可少年卻只花了六年就能做到了,如今更是能早早收工。
除此之外,他好像還不會老,十年前就是這幅樣子了,十年過去除了曬黑一些,什麼變化都沒有。
少年憨厚老實,整天樂呵呵的,對誰都很客氣,平日打魚回家,閒暇時就喜歡趴在彭先生欄院後面聽課,彭先生與他說過不少次,可以進去聽,可他卻靦腆得很,嘴上答應著,卻從來沒有進去過。
不止是彭先生這裡,十年來,少年和小村裡每一家都很親近,能幫忙絕不推辭,可從來不會進別人家,態度一強硬點就抓著後腦勺臉紅不說話。
“過幾天,過幾天帶你們去。”
“二虎子你居然敢說勝男姐壞話,小心我去告狀哦。”
“時候不早了,快回去吧,回去晚了棍子燉屁股肉可不好吃。”
笑著打發了一群小孩,見到彭先生從院中出來,少年像變魔法一般,從身後牆角出提出一桶海魚。
“彭先生辛苦了,我今天出海,師父讓我送點魚過來給您。”
彭濤看了一眼他身後,滿滿一桶魚,少說也有一二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