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將軍等人聚成三才之陣,天時地利人和皆不成,那就以三人之力凝聚這未知氣勢,對抗這二公兩儀化陣。
吳國太史和吳國太尉將軍露出一絲欣賞,這三人主掌吳國攻佔之力,在這吳國攻城略地,可謂是氣吞萬里。
“戰!”以潘峰將軍為首,三位將軍大步一踏,手持利劍,勢如閃電般向著吳國二公衝去。
吳國二公見狀,眉頭一皺,露出凝重之色,做出防禦姿態,這三才之陣並非什麼絕妙陣法,基本是這軍中將領的必修課。
但是,這三才陣妙就妙在,在不同的組合之中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可謂天時不為人所控,地利不為人所便,但是人和卻為人所動。
這三才之陣在三位將軍手中究竟會有何等的爆發力,這吳國二公並不知曉,而從三位將軍的心事作風來看,這三才之陣斷然不是用來濫竽充數。
“太尉!”吳國太史烈焰覆身,灼熱之氣席捲落濱之外,周邊將士再退三步,不敢上前。
“懂!”吳國太尉在聽到太史提醒之後,緊接著長劍立於身前,兩指輕點前臂,一股寒氣也從體內散出,向著四方散去。
此時的落濱城之外,在這吳國二公的影響之下,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將士們皆在這嚴寒和灼熱之中飽受煎熬,臉上露出痛苦之色。
其實,在這之中最為痛苦的莫過於太尉大人的寒冰之氣,將士們要麼身著鐵甲,要麼布衣持槍,在這嚴寒之下卻是凍得瑟瑟發抖,布衣將士不用多說,而這嚴寒之氣透過鐵甲侵蝕著眾將士。
潘峰將軍三人仗著三才之陣,形成體外護罩,抵擋著吳國二公的兩氣變化,對兩人並無太大影響,不過是苦了這眾多將士。
“二公看劍!”潘峰將軍奔襲之中更是吶喊,手持利劍攜帶驚人氣勢向著吳國太史重劈而下。
吳國太史見狀,雙拳一握,灼熱之氣再盛,緊接著在拳外包裹燦色火焰,準備藉助這潘峰將軍的攻擊。
潘峰將軍見此略有喜色,這吳國太史不知這自己三人所成的三才之陣的妙處,此時三人的攻擊威力不可同日而語,這吳國太史想要藉助三人的攻擊可是痴心妄想。
若是這吳國太史託大,想要用雙拳接住這三才之陣中潘峰將軍的長劍,那怕是要失去雙臂,如此一來,此戰大勝!
可是,這五人對決,卻並非是單打獨鬥,兩方皆有陣法施展,不可能讓潘峰將軍就此如願。
誰知,就在潘峰將軍距離吳國太尉一丈距離之時,吳國太尉忽然擋在三位將軍身前,手持寒光長劍,散發攝人寒氣。
“冰凝若磐石,寒氣可逼人!”接著,在吳國太尉重步向前一踏,從地面捲起一道冰封堅盾,擋在潘峰將軍身前。
而此時,潘峰將軍還來不及反應,手中利劍便直挺挺地擊打在這冰封護盾之上,一時之間有些出神。
身後,這韓老將軍和周正將軍及時補位,從潘峰將軍身邊掠出,兩人繞過這冰封護盾向著吳國太史攻去。
在三人看來,這吳國二公之中,吳國太史年老體衰,定是不如這吳國太尉有著實力,不管是從耐力上還是爆發力上,這吳國太尉定是高上一籌。
所以,三人決定,先從這吳國太史身上下手,將這吳國太史攻破,這吳國太尉一人也不可能抵擋住這三人攻勢。
“拳風附灼炎,擊千里寂滅!”吳國太史與這吳國太尉成互補之勢,在韓老將軍和周正將軍從冰封護盾兩旁出現之時,這吳國太史早有準備。
此時,吳國太史的姿勢在兩位將軍眼中,左臂護住右拳,而那右拳正凝聚灼熱之力,蓄勢待發,彷彿剛才在吳國太尉抵擋住潘峰將軍攻勢的間隙,這吳國太史正在這後面蓄勢。
“擊!”吳國太史見韓老將軍和周正將軍從太尉身旁掠過,向著自己襲來,左前臂下落,露出右拳,緊接著橫向一揮。
“呼!”一道灼熱炎牆便在吳國太史身前形成,向著兩位將軍席捲而去。
吳國太尉見狀,向後一躍,掠過這道炎牆,站在吳國太史身旁。
三位將軍當即一愣,吳國太史這老頭子難不能精神煥發,竟然還有此等力量!
那道炎牆席捲之時,逐漸擴散,已有三丈之巨,韓老將軍和周正將軍見狀,立即回到潘峰將軍身旁,再聚三才之陣,抵擋這灼熱之勢。
不知為何,這吳國太史彷彿興致大發,神色露出喜悅,這場大戰彷彿勾起其興趣,在這垂暮之年還能酣暢一番!
“再來!”吳國太史彷彿意猶未盡,雙拳再聚這灼熱之炎,轉守為攻,向著三位將軍襲去。
吳國太尉見吳國太史變被動為主動,便跟在身旁,為其保駕護航,提供幫助。
灼熱的火焰,寒冷的堅冰,在這吳國二公手中頻出,一左一右,忽前忽後,化出這冰火天地,奪目耀人。
“嘭!”吳國太史的炎拳撞在潘峰將軍長劍之上,頓時爆發出驚人氣勢,原本淡薄的灼熱之氣,此時化為濃厚的火焰,向著潘峰將軍三人溢去。
“挺住!”之後,周正將軍和韓老將軍長劍橫於胸前,一道道真氣灌入潘峰將軍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