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城泰豐殿內,霸主高居御座之上,背後金龍閃耀奪目,身前便是衛國的諸位大臣和將軍,太史大人和太尉大人在群臣之前,靠近霸主,此時霸主正與諸位大臣商討玉瀾關一事。
看著手中的加急密信,霸主心中也是拿不定主意,此時宋國危機還未解除,這潘峰也是盲目自大,竟然還敢出兵反擊?
“霸主!在微臣看來還需從長計議,這不是小事,乃是關乎國家存亡的大事,若是擅自出兵,衛國境內難以自保啊!這潘峰將軍也是怎麼能聽從一名修士的讒言!”此時一位大臣率先出來說道,而太史大人和太尉大人在聽到霸主所聞之事還在閉目沉思。
“嗯!愛卿說的有理!”霸主點頭道,這位大臣也是在為衛國存亡考慮,所說之言不無道理。
“霸主!末將願率兵支援玉瀾關一事,在本將看來,這一戰奠定了衛國的威嚴,不如趁熱打鐵,主動出擊,讓那吳國看看衛國也不是軟柿子!”一位將軍站出來說道,看來是同意出兵討伐吳國的,攻伐之心更切,當真有一番武將風采。
這時的大臣忍不住道:“你懂什麼!擅自出兵,衛國哪裡還有守備之力,這時候宋國再次來襲,誰來抵擋?”
“哼!唯唯諾諾窮酸書生!你不出擊,一旦讓吳國緩過勁來還不是再次來犯!”將軍見到這鴿派大臣一副懦弱的樣子怒斥道。
衛國每次有軍國大事,總是被這些窮酸書生所阻撓,鴿派與鷹派之爭在這朝堂之上從未停歇過。
“從長計議怕是不妥,這方易只給了七日時間,況且南北軍隊也啟程前往玉瀾關了!”霸主向那名大臣道。
“霸主!我看著潘峰將軍這謊報軍情,大動干戈南北調兵,不如先來治一治這潘峰將軍的罪!”大臣道,這位大臣以此來轉移話題。
朝堂上的諸位大臣和將軍聽後更是竊竊私語,對潘峰將軍此舉開始嚼舌頭,覺得這潘峰將軍太不靠譜了,這出動這麼多人馬當真自己玉瀾關有多重要?
霸主聽此卻是頭疼不已,一到這種時候,總有大臣扯東扯西,正經的事情從不討論,潘峰將軍調兵也是看出形式不妙,若不是方易及時趕到,一戰成名,將那吳國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擊退,怕這玉瀾關這要破了,即使南北軍隊到達要捨棄這玉瀾關,到時候怕是吳國軍隊直搗黃龍,來到這泰豐殿前。
太史大人和太尉大人還在思考,對大臣和將軍的話語並未聽進。
“兩位愛卿作何感想?”霸主再次問道,關鍵時候還是要聽聽兩位重臣的意見,這些大臣所討論的事情實在是無關緊要。
“嗯!霸主!潘峰將軍此舉我覺得可以賞賜一番!”太史大人捋了捋鬍鬚說道,並未提及出兵一事。
“哦?此話怎講?”霸主聽到了不同的意見當然要詢問清楚。
“潘峰將軍守關有功!”太史大人並未說太多,而是直入主題道。
“太史大人!這潘峰狂妄自大,懦弱無能,受不住玉瀾關,還要南北調兵,此舉已經顯示出其不勝其任,我看不如撤去潘峰守關上將一職!”大臣聽到太史大人的建議,不但不罰潘峰將軍還要賞賜潘峰將軍,大聲道。
“霸主!潘峰將軍敢於冒著被軍法處置的風險,調兵遣將,此舉已經說明對我衛國忠心耿耿,若不是方易抵達守關,這潘峰將軍怕是要為國捐軀了!”太史大人向霸主說道,太尉大人還未言語,只是靜靜的思考對策。
“嗯!愛卿所言有理。”霸主點頭道。
“霸主!末將附議!太史大人所言有理,潘峰將軍冒著吳國破關的風險,堅守玉瀾關,實在是良將之才,所謂關在人在,關破人亡,這潘峰將軍做到了!”那名將軍向霸主說道。
“嗯!”霸主再次點頭,看來這事已成。
“霸主!”那名大臣好想要再次進言。
“不必多說,寡人定了!賞!潘峰將軍護關有功,賜黃金千兩!三代澤福!”霸主打斷了那名大人的話語道。
太史大人點了點頭道:“霸主英明!”
眾大臣也同時附和道:“霸主英明!”
“寡人也思考良久,潘峰將軍為國捐軀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更是讓諸位將士看看我衛國不會讓奉獻之人受委屈!”霸主雙眼盯著那名彈劾潘峰將軍的大臣,眼神異常尖銳,使得那名大臣向眾人中縮了縮。
“霸主!”此時太尉大人發聲。
“愛卿請講”霸主見此,想到看來太尉大人已經有了主意。
“霸主您覺得這吳國來犯,此舉如何?”太尉大人問道。
“哼!小人行徑,無緣無故與宋國狼狽為奸,還以為我衛國好欺?”霸主冷哼一聲道,看來對吳國此舉也是不爽。
“那霸主,您看那方易又如何?”太尉大人再次問道。
“人中龍鳳,雖然寡人只在兩宗大比見過一次,但是其人有顆赤誠之心,可稱人傑!”霸主對方易也是大加讚賞。
“那若是有人來犯,可忍得下這口氣?”太尉大人向霸主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