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菸燃盡,激動的心情才慢慢平靜下來。
暗暗鄙視自己沉不住氣,桂省的那批貨,比這一批賺的多了好幾倍,只不過週期稍微長一些罷了。
仔細回想一下,今年的行情起起伏伏,讓人捉摸不透,好多次看似賺錢的機會背後隱藏著洶湧暗流,可自己卻比前相對平穩時候賺的更多,甚至是翻倍之後還有富餘。
大環境的因素固然重要,同樣不能否認的是,王泉在其中的作用。
“臨淵有急船,絕症遇良醫。”
用這句詩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如果沒有王泉,張浩明和李宏或許也會選擇囤貨,卻不一定能精準挑選出利潤回報率最高的產品,這就相當於多走了一段彎路。
做生意,慢一步則步步慢,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特備是最近這段時間,體會更深。提前動手囤貨的人賺的盆滿缽盈,後入場的人卻提心吊膽。
感慨之後,張浩明快速編輯訊息,發到微信群裡,然後把自己剛才計算的每一項資料都拍照上傳。
最先回復訊息的是李宏,“算準了?”
張浩明聽出來了,老李這是質疑自己的能力,略有不滿的回道:“貨款總額是我財務統計的,仔細核對了好幾遍,各項開支都是我個人慢慢統計出來的,單筆低於一千塊錢的賬都沒算進去,現在的資料應該就是最準確的。”
李宏沒有回覆訊息,而是發出來一個紅包,上面標註著‘老張辛苦了!’
剛剛跟王泉透過電話,再有二十分鐘就趕到周市了,林東他們提前來到飯店,看到張浩明發出來的資訊,林東不禁笑出聲。
張浩明發來的資訊很詳細,每個人投資多少、佔比多少、應分多少都寫的很清楚,搭眼一瞧就能知道自己的收益。
剛準備把這個好訊息告訴張舒,又想到路上的時候,她說的‘也就不到六千萬’,頓時沒了興致,默默的把訊息轉發給林秋。
汴京這幾個場子今天剛剛接手,個別場子工人還沒有配置齊全,還要依靠屠宰場之前的員工幫忙,林秋不敢大意,一直在這裡盯著。
“大腸那邊人不夠,從豬腰這裡抽兩個人過去幫忙。”
林秋剛剛吩咐完小組長,就收到林東的資訊,隨手開啟資訊,看到裡面的內容,直接傻眼了。
跟著王泉他們一起囤豬肉,知道肯定會賺錢,可他萬萬沒想到,能賺這麼多!
投資一百萬,賺了44萬多,看到這個數字,林秋後悔了。
這可咋弄?
大部分投資的錢都是林東借給他的,當時兩人只是玩笑約好,等賺錢之後請林東喝好酒。誰也沒想到這麼賺錢啊,之前的玩笑還能作數嗎?
就在林秋為難的時候,又跳出來一條資訊。
“最少一箱茅臺【壞笑】”
看到這條資訊,林秋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兒,笑著回資訊:瞧不起誰呢,兩箱!
收起電話,林東招呼服務員點菜,算算時間王泉應該下高速了。
點完菜沒到十分鐘,王泉出現在飯店。
“資訊收到了吧?”
坐下之後,王泉主動笑著問道,說實話,他也沒想到能賺這麼多,如果不是下高速的時候接到董鑫的電話,他也沒功夫去看微信。“仔細想想,咱們還得感謝三匯,如果不是他們幾次複雜的操作,價位也漲不到這麼高。”
林東也是感同身受,狠狠點頭,笑道:“跟著三匯走,吃喝全都有。”
張舒聽懂了,好奇問道:“前天賣出去的那些貨?能賺多少錢?”
“投了七百五十萬,賺了三百三十萬。”
王泉一臉喜色,傲然道:“不到一個月,回報率接近一半,上哪找這樣的好事兒去。”
一個月不到,掙了三百多萬?
豎著耳朵的苗苗眼睛瞪的溜圓,嘴巴微張,驚愕的看著王泉,比起張舒那句‘也就不到六千萬’,王泉這句話顯得更有殺傷力吧?
本仙女努力學習,千軍萬馬勇闖獨木橋才考進大學。辛苦四年,連戀愛都沒時間談,就是為了多學點掙錢的技能,畢業後苦熬了幾年,還在為突破五位數的工資努力。
如果自己沒記錯的話,王泉好像只是高中畢業吧?
這一刻,苗苗的價值觀差點崩塌,臉色也是變得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