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雖然年輕,終歸還是老闆。
特別是被倆老闆同時盯著,苗苗此時才覺得有些不妥,自己剛來,連老闆們的性格都沒弄清楚就貿然提議,這可是犯了職場大忌了。
可是,話已出口,這個時候要是裝聾作啞,不是更得罪人嘛,只能硬著頭皮,乾笑一聲說道:“我剛來,很多東西都不懂,要是說錯了,你們別怪我。”
張舒在她手臂上輕輕拍了兩下,寬慰她:“大膽的說,沒事。”
苗苗這才壯起膽子,斟酌一番後,說道:“我剛才聽你們說發貨的困難,無非是貨物分散,無法快速調配出客戶的需求。”
“對,你說的不錯,就是這樣。”
林東眼前一亮,給她鼓勵的眼神,示意她繼續說下去。她的判斷是對的,那麼,她剛才說的自選方式很有可能真的有用。
“咱們平時去超市,超市裡的商品不是一樣很分散嗎?為什麼逛超市的人沒有不耐煩的感覺呢?”
得到鼓勵,苗苗的語速也是加快不少,她的目光看著林東,沒注意到王泉的眉頭微微一皺。
“超市裡都準備的有購物籃或者是購物車,客人可以自行選擇,產品也可以自行選配,我覺得,這跟你們剛才說的客戶自己報貨差不多。不同的是,逛超市需要顧客自己挑選,不熟悉超市環境的客戶會消耗很多時間,熟悉的客戶如果目的夠強,挑選商品的時間就會變得簡單快捷。”
“貨物分散不利於包裝,那咱們乾脆不打包裝不就行了,全部使用定量的容器,客戶只需要報出數量,咱們直接給他配貨,運輸車輛不就相當於超市的購物車了。”
林東若有所思,沒有接話。王泉則是擰著眉頭:“以後確實不準備打包發貨了,全部使用冷藏車的話,可以考慮用生鮮盒,每個盒子按照十公斤的標準裝配,大公司也都是這樣做的。”
“可你這個方法並沒有解決剛才說的難題啊!貨物分散,不能精準匹配客戶報單計劃這個問題依舊存在啊!”
林東遲疑,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同樣疑惑的看著苗苗。
苗苗爽朗的笑了笑,將耳邊垂下的短髮別在耳畔,很是自信的說道:“如果把冷藏車當成購物籃,再把客戶的報貨單據列印出來,員工只需要按照單據上面的數量裝車配貨就行了,冷場車就是移動的購物籃。”
“打個比方說,今天去的那幾個場子,每個場子都有一定數量的貨物,冷藏車只需要挨個上門收貨,讓員工把王總剛才說的生鮮盒裝車就行了。當然了,這裡有一個前提條件,必須得遵循客戶的需求量配貨。”
說到這裡,苗苗又是笑了一聲,“都點過外賣吧?有時候點的外賣品類比較多,想想店家是怎麼做到的,跟咱們這個不是異曲同工嘛。”
外賣?
王泉愣了一下,仔細想想,還真是類似。客戶都是遠端下單,店家負責提供產品,外賣小哥負責配送。
放到自己這裡,客戶下單,承包商負責配貨,冷藏車負責運送。
驚喜的同時,又覺得哪裡似乎不對。
林東沉吟一下,豁然開朗,他是業務出身,能夠更快的理解苗苗的想法。主動出聲解釋道:“以後,咱們每個場子都要做好精準統計,把具體產量資料上報給負責人,然後負責人負責匯總,接單分貨。”
“比如說,林秋負責的汴京地區,老楊的貨,一個場子滿足不了全部單品的數量,那就協調其他場子共同分擔。一個地區總共有多少貨,就接多大的單子,不允許出現貨量不足攬大單的情況。”
“這裡面還牽扯一個問題,那就是,咱們配貨的原則得改變,不能按照以前客戶能賣什麼就多給什麼來,以後必須考慮平衡,儘可能的把量大好賣的單品平均分配。”
“比如豬肝,個別客戶張嘴就是一噸兩噸的要,以現在的產能,別說一個場子了,就算是三四個場子,也能被一個客戶全部吃下。豬肝被他一個人吃了,其他客戶再要豬肝怎麼辦?”
林東的解釋讓王泉豁然開朗,仔細琢磨一遍後,可行性確實比較高。
“昨天晚上我跟陳大斌打電話,他一個人要走一半的出貨量,按照我的想法,等開工之後,周市和汴京就全力供應陳大斌。商山地區的場子繼續供應老客戶,商山這邊就按照剛才說的方法試著進行,先看看效果再說。”
林東驚奇的問道:“你跟他說的一半貨量是多少?是現在的一半還是以後一直都是一半?”
王泉知道他啥意思,笑著說道:“我跟他說一天一萬頭,他一開始說全部都要,後來才降到五千頭的。”
苗苗聽著他倆說話,職業素養讓她心裡暗暗計算,且不論老闆從中掙多少錢,就按承包價算,五千頭是多少?
哇!
苗苗眼裡冒出金光,一天就有兩百多萬!
按照王泉的說法,這還只是一半,那就是說,一天的流水最少也有四五百萬了?結合林東上午的說法,現在的屠宰量還處於低谷。如果恢復到正常,達到巔峰,一天是不是真有可能達到幾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