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大門已經開啟,進門就是一道車輛消毒通道,旁邊還有人工消毒通道,很是正規。大門右邊是保安室,保安室後面一排平房,足有十幾間,牆面雪白,門口種著綠化植被。
大門左側則是預留了一大片空地,硬化之後,打成水泥平地,這是內部停車場。大門外面也修建的有水泥停車場,專供外來人員使用。
“還別說,弄得挺不錯的。”
張成剛下車之後就是滿口稱讚,他印象中的豬場,髒亂差,氣味濃郁,根本沒有王泉這個豬場看起來氣派。
你瞧瞧那一棟棟的豬舍,整齊劃一,每一棟豬舍都是一樣的造型,房頂之上還有眾多排氣扇慢慢轉動。
每一棟豬舍門前都是水泥路,即便是下雨天也不會出現泥濘情況,兩棟豬舍之間有十幾米的距離,這些空間也沒有浪費,聽王泉說,豬舍之間的空地可以種植一些果樹,或者是應季蔬菜。
再遠,就看不到了。
張舒跟著王泉,巡視豬場,順著園區內的一條主幹道走到後面,看到王紅軍,張舒趕緊打招呼問好。
工人們停下手,也都知道王泉身邊這個女孩是他媳婦,都是善意的笑了笑。
上午十點,運豬車來了。
袁曉飛跟著運輸車一起來的,他是這單生意的負責人,自然要全程緊跟。
“前面都是仔豬,一輛車上有四百頭。仔豬運輸完畢之後才是後備母豬,這幾天我就在這看著,萬一出現情況,也好應對不是。”
袁曉飛說的好聽,王泉也明白他留在這裡的主要原因是要追款。當下笑了笑也沒揭穿,看向路邊停著的半掛車,王泉著實有些興奮。
這種專門運輸生豬的車輛有好幾種,這一種就是專門運輸仔豬的,車廂總共三層,每一層可容納一百多頭仔豬。
三月的天,氣溫並不高,一路溜風,車上的小豬仔凍的瑟瑟發抖,已經緊緊的圍攏在一起,看不出來一絲活性。
“太冷了,等會進豬圈暖和一會兒,保證活蹦亂跳的,對了,你這邊準備好飼料沒有?”袁曉飛在一旁解釋著,最後還是忍不住問。
“準備好了,按照你們說的那種小豬飼料買的,同一個品牌的,同樣的配比,應該不會出現飼料應激吧。”
“是一樣的就好,不敢說百分百保證,最起碼能減少應激反應的出現不是?”
新修的水泥路寬五米,如果是小型車輛,足夠會車使用。
運豬車是大型半掛車,只能先開進一輛,在大門口的停車場調轉方向,車後門對著養殖場大門,早已經準備好的工人開始卸車。
十七戶村民,每家都來了一個人,大部分都是四五十歲的婦女,其中還有兩個明顯歲數更大的男人。
一眼就能看出,這些人已經喪失了外出打工的能力,王泉也沒多說什麼,場子裡也沒有太重的活,餵豬打掃衛生他們總能幹吧?
兩個歲數大點的男人率先爬上運豬車,他們在家都餵過豬,抓豬崽這種活不止一次做過,他們倆上去之後,下面的婦女推著提前準備好的小推車過來。
小推車很簡易,用鋼管悍成推車架子,然後周圍悍成圍欄,保證小豬不能跑出來。
一頭小豬也就四五十斤,農村婦女抱著跟玩兒似得,每裝完一小車,就推進消毒室過一遍,然後快速推到準備好的豬舍。
本就瑟瑟發抖的小豬仔被消毒液這麼一淋,頓時張著嘴巴,嗷嗷嚎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