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局有時候也挺慘的。
當年《活著》拿到龍標後,參加了戛納,回國,先是小範圍試映,再然後無數的告狀信寄給了總局還有宣傳部門…
總局也沒辦法…
《活著》那本當年就很受爭議!
一堆人說《活著》思想反動!
那個年代,有一大批衛道士認為自己是在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他們不願意看到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出現…
所以,《活著》被人各種批判…
原著如此,電影更是如此!
老謀子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華國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大導演,勢必會有人看他不順眼,這種情況很常見。
好不容易逮到了把柄,自然會發動攻擊。
有些人可能成事不足,敗事卻綽綽有餘。
老薑的《鬼子來了》也是這樣…
總局都已經給了龍標,最終還是禁了…
張俊生在圈內可不是人緣很好的導演,他跟京圈、第六代基本上都是格格不入…
一旦《無人區》小規模試映,肯定會被舉報。
張俊生粉絲又多,到時候來個公車上書…
總局怎麼辦
這都是很有可能的!
張俊生福至心靈:“…這樣,你把《無人區》打回來,我讓他們改成網路大電影…”
佟剛楞了一下:“網路電影”
“對呀,網路電影!”
“…這倒是個辦法…”
……
2012年,網路電影還沒有一個標準,這就有很多漏洞可以鑽。
再說了,《無人區》也未必不能賺錢!
內地不能上映,悅華影片可以收費嘛!
跑一趟戛納,拿獎的話,至少幾千萬美元進賬——李鞍當年的《喜宴》拿了金熊,當天就簽下了3100萬美元的版權交易費!
張俊生的名號絕對比當年的李鞍好用。
《夏洛特煩惱》還在熱映,張俊生電影工作室公佈了一條訊息:《無人區》立項,需要幾個配角,公開選拔演員…
然後,炸了!
公司幾天之間就收到了上百份簡歷,以及大量經紀人的推介。
其實挺有意思的,就國內這一票電影人,單論影響力,那絕對數張一某、陳愷哥、馬小康這三駕馬車。只要能扒上大導的戲,多少明星脫了褲子還哭天喊地的。
人家有這個本事,一部戲就能捧你上位。
但這幫人用演員都有一個特點,要順眼,除了馬小康——馬小康已經習慣了,一個角色換一個藝人加盟東陽傳媒…
次一點的,便是劉維強、陳可欣那些香港導演,也是很快的竄紅途徑。
再次點的,就輪到賈璋柯、王曉帥這幫人。
他們完全走另一條路線,雖然片子沒人看,但能在國際上刷臉,運氣好的還能拿獎。
前兩種導演的吸引力,無論新人還是大咖,通通都逃不過。後一種導演就比較怪,新人不太感冒,反而某些明星勁勁兒的想攀交情。
尤其那些已經在商業上證明自己,急需一座獎盃來轉職演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