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元年八月初六,甲辰日;即夏曆九月十日,高陽公主與夏侯獻成婚。
主角不是田信,也不是這對新人。
北伐誓師典禮何等龐大?
這場婚禮也就借了借北伐典禮的軍容做背景,北伐誓師典禮也借了借這對新人的喜氣。
就在襄陽城西,修築土壇昭告皇天后土,宣誓北伐。
土壇之上,宣誓完畢後,先是劉備伸手蘸取祭天之血,抬手在臉頰上一抹。
“宋公大將軍,歃血!”
充當禮官的孟光高呼,關羽綠袍金盔鎏金明光鎧,登上土臺目光巡視土壇四周、遠近三萬餘中軍,他伸手去鼎中蘸血,在右臉頰拉出三道血痕指印。
遠近吏士方陣歡呼聲中,關羽走下土臺。
“衛公車騎將軍,歃血!”
孟光依舊高呼,恢弘號聲令空氣振盪,張飛赤袍鎏金連環鎖鎧,他步履沉健,瞪著一雙眼睛掃視遠近大軍陣列,咧嘴做笑伸手蘸血,在臉上拉出三道血痕指印。
張飛從土臺走下,田信黑袍黑漆鐵札盆領鎧,外罩一領鮮紅絹甲登臺。
來到鼎前,他姿態從容,挽起右手衣袖,右手探入濃稠血漿裡一抓,彷彿抓果凍一樣。
抬手從鼻樑上往臉頰一拉,三道血印落在臉上。
做完這一切,田信側頭看劉備,劉備對他微微頷首,田信也微微欠身。
他也環視中軍各陣,感受他們的歡呼,依舊步履愜意,可謂信步閒庭走下土壇。
隨後是‘趙公驃騎將軍’馬超,他是最後一個,他赤袍金甲,外罩一領騷包的明紫色徵袍,徵袍袒露右肩,類似袈裟。
馬超歃血後,田信再次登臺。
劉永、關興各端木盤登臺,劉備親手為馬超、田信賜下節杖。
兩人的節杖配色不同,馬超的是赤首紫綬,田信的是赤首黑綬。
這個過程裡馬超激動的面色漲紅,田信擔憂關姬,有些不耐煩這些形式。
可天下人就吃這一套,全軍吏士也就吃這一套。
秦是水德,馬超這個趙公奉的是贏姓趙氏的趙國為主,所以馬超是趙國的火木雙德,麾下的趙公衛隊服色是七紅三藍混合來的紫色。
五德相繼就是個笑話,這一點在田信、關羽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田信眼裡以五德相生相剋理論來推斷,火德姬周被贏秦攻滅,克火德是自然是水德,秦始皇滅了周,也就預設這類說法。
同理,周滅商,火克金,那殷商是金德白色;商滅夏,金克木,那麼推論夏為木德。
可經學家們搗鼓來搗鼓去,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把夏推導為土德。
正是因為當世人認為夏為土德,虞夏後裔的袁氏家族才自詡土德之家。
好了,一切都順了,阻礙袁家的最後障礙被衝開了。
而董卓政變時,被殺的袁術、袁紹兄長,幾乎無人知曉的太僕袁基……袁基,基啊,已經很明顯了。
去年開始,北方經學家為了解釋橫空出世的‘田信現象’,就把田信歸類於水德,這樣荊州、田信身上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這就形成了一個死結……五德學說一日不死,田信就很尷尬。
不管水德、土德,都跟大漢火德過不去。
反倒是關羽木德好,木能生火,說一句國之柱石也不為過;張飛是火德,同根同源;馬超的趙國三家分晉時就取巧‘以木旺火’,弄了個火木雙德。
大趙王國鼎鼎有名的黑衣衛士,也就跟著改易服色,成了紫衣衛士。
戰國七雄最奇葩的是燕國,姬姓之國,國內流行方士,方士們一頓辯論,就給自己弄了個水德,配藍色服飾,不知懷著什麼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