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騎砍 > 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

第五百一十六章 何以至此 (第1/2頁)

五月下旬,諸葛亮開始撤兵。

撤兵之前,諸葛亮在昆明刻碑宣功。

此次刻碑參考田信,有一正一副兩幅,正碑立在昆明城,副碑深埋於附近。

石碑正面只有寥寥幾個大字:碑即僕,蠻為漢僮;背面則雕九個字:萬歲之後,勝我者過此。

碑文含義淺顯,正文是對南中的威懾、警告;背文則是對未來表達期望,今後一定會有比他功績更高,做的更好的人來徹底處理南中問題。

撤軍途徑青石山時,大軍休整,諸葛亮遊山觀景,突然拔刀刺入山中土石,左右隨從驚詫莫名。

就見諸葛亮從容鬆手,也不解釋,棄刀而去。

一眾人左右看看,又貿然不好拔刀,只好追著諸葛亮離去。

孟獲聽聞此事,專程跑到山上來看這把刀,刀身沒入溼潤土層之中,周圍草叢茂密,鮮綠之中紅色絲繩纏繞的刀柄十分顯目。

“丞相此舉必有深意,這是何故?”

“不知不知,我等哪能猜度丞相用意?”

周圍低聲議論不絕於耳,孟獲詢問:“孝琚,可有看法?”

孟琰眉頭皺著:“我聞諸葛丞相善鬼神之術,這一刀恐意在益州天子氣。”

益州那麼大,天子氣到底在成都平原,還是在南中?

中原的廝殺,以及益州的反覆爭奪,以至於出現了南中人口超過成都平原的現象……南中若能統合唯一,未嘗沒有進據益州平原,進而展望天下的機會。

現在好了,諸葛亮似乎發現了什麼,一刀刺擊山脈,破了南中的地脈風水。

孟獲望著那鮮紅的刀柄,彷彿這刀沒有插在山上,而是插在南中十二姓的腦門。

軍中議論紛紛,諸葛亮手握一柄羽扇在樹蔭下納涼,獨自思考今後的朝政。

北府不願意接受分解的安排,意味著兗豫二州缺乏地方駐軍,境內治安難以迅速平靖,會多浪費一年時間休整;期間措施失當,可能會造成兗豫二州遲遲恢復不了平靖。

馬良、龐林各自的應對措施,總的來說是符合當地形勢的。雖能逐漸招撫、平定地方,可速度太慢了……相對於田信來說,馬良、龐林治理地方的效率不高。

若把田信安置到兗豫二州,一道命令下去,不需要大費周章,盜匪自能肅清。

甚至田信下一道‘十一抽殺令’,命令盜匪投降,集中抽籤執行十一抽殺令,盜匪也能主動歸附,找一條出路。

十一抽殺令,是一個能解決民怨,又能懲治盜匪的兩全命令;哪怕如張遼的衛隊,執行抽殺令後,也能既往不咎,更別說盜匪之流。

可惜,北府拒絕分解,田信也回了嶺南,中原的爛攤子……明年秋收時才能大致理順,最快後年秋季民心歸附,才能有限度支援戰爭。

中原地廣人稀,現在理應把人口集中起來發展,可馬良、龐林都沒有這個級別的膽魄。

受限於關東四州的戰後恢復,以及江東清理、消化進度,下一輪北伐幾乎不可能五路出擊,齊頭並進。

這是國力、人力的侷限,田信、北府也不可能再出死力氣。

出死力氣,就得拿命來拼,北府開墾南陽地區以來,已然能自足,北府吏士生活安穩,衣食用度處處富裕,又掌握武力團結一心,只有他們徵別人稅租的說法,沒有別人徵他們稅租的說法。

所以北府吏士已經成了亂世中最先富裕的那批人,正常的財富刺激、嚴酷軍令已經無法驅使北府吏士去拼命。

除非魏軍進攻南陽地區,否則北府吏士就是沉睡在南陽的暴虎。

北府吏士不願意去打仗,田信也是差不多的因由。

朝廷已經拿不出令田信滿意的懸賞,真要拿出的來,唯一能給的就是關中了。

關中若給了田信,今後事態發展,就會徹底失控。

這能怪誰?怪田信運氣太好?每一場田信參與的戰爭,都把好處撈足了。

最新小說: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 重生古代:從獵虎開始逐鹿天下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統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