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脫見到他之後抿了口茶,平靜地道:“坐吧。”
老章微微頷首,然後撩起官服將臃腫的身軀擠進椅子裡,主動問道:“丞相將我叫來,是為了潁州百姓造反一事吧?”
脫脫不置可否,嗯了一聲後,接著問道:“樞密院可有什麼主意?”
老章看著脫脫冷漠的神情,心中琢磨了一下說辭,試探著道:“這些年天災不斷,百姓鬧災,多是行省自行處理解決。這次潁州的動靜大了些,不如我從大都派個人去督察著些?”
脫脫目光微冷,直直的盯著老章道:“至今浙東的那些海寇還不安分,難不成你想要河南也亂成那樣?”
老章心思一轉,巧妙地應道:“多虧丞相您慧眼識人,大司農達識帖睦邇這一趟差事辦得極好,那些海寇被威懾以後已經盡數接受招安。”
脫脫聽後稍安,面色漸緩,將話題轉回潁州一事:“潁州離治河工程一帶較近,萬不可讓這些亂民去耽誤了賈尚書的治河進度。”
老章見脫脫態度稍好,也放鬆下來,建議道:“同知樞密院事赫廝、禿赤就在黃河一帶監戍治河民工,不如就近調他們二人前去鎮壓亂民。”
脫脫還是有些不放心,沉聲道:“這次務必一舉鎮壓亂民,否則朝廷威嚴有失,難保給這些謀亂的漢人以可乘之機。令赫廝和禿赤統領附近的幾支漢軍,再將大都的阿速軍也調去,這一仗必須打得漂亮一些。”
老章有些驚訝,疑惑道:“一群亂民而已,至於調動阿速軍嗎?”
元朝的軍隊除了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以外,還有中央宿衛組織,這個組織就包括了赫赫有名的“怯薛軍”和幾支侍衛親軍。
侍衛親軍由元世祖忽必烈參考中國古代王朝的中央禁衛部隊而設定,其兵力全盛時期可達二十萬人左右,至此時儼然已演變為正規軍的主力。
“阿速”在蒙古語中便是“守衛”的意思,除了怯薛軍以外,幾支侍衛親軍精銳之首便是阿速軍,其創始於百年前蒙哥汗之手,阿速部落屬色目諸族之一,分左右兩衛,共有六千色目人組成,屢立戰功,所以被視為精銳。
這部分軍隊既要保護大都的安全,又要隨時外出征戰,但待遇與怯薛軍相比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為了減輕朝廷的財政負擔,他們還要屯田自備軍餉,服各種徭役。
脫脫面無表情道:“朝廷財政吃緊,軍隊士兵的日子也不好過,我擔心漢人軍隊作戰不力,還是將阿速軍調去穩妥一些。”
老章看著脫脫面上不可遮擋的鄭重神情,看來此事在朝堂上帶來的無形壓力已成了這位年輕丞相的心病,遂答道:“丞相放心,此事必定萬無一失。”隨後動身離去,安排一眾事項。
“丞相不必多慮,此番既然出動了阿速衛軍,必定能夠旗開得勝。”站在脫脫身後的汝中柏安慰道。
脫脫嘆了口氣,變鈔之事開展不久便已失敗告終,讓許多對自己不滿的朝臣看了笑話。
如今治河之事又啟,人力、物力、財力又不知道要耗費多少,倘若河南中原一帶再生變數,其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才不惜大材小用,調動了阿速軍。
有脫脫親自下令,樞密院行事不敢耽擱,調令很快下達到了各部,閒置已久的阿速軍匆忙集結,直奔潁州而去。
半月以後,便到了潁州以北的上蔡縣城。
大軍穿行而過,“噠噠”的馬蹄聲不絕於耳,阿速衛軍歷來有“騎兵之王”美稱,儘管此次出動僅僅是為了平定民亂,但每名將士仍舊了配備兩三匹馬,行軍之時輪流乘坐,以保持戰馬的體力。
阿速衛軍其部皆為輕裝騎兵,以弓箭作為主要武器,每人配備兩支蒙古弓,兩包箭囊,每包三十支箭,一包裝“輕鏃”,其鏃小而銳利,最大射程可達到近三百米,用來遠距離殺傷敵人;另一包裝“重鏃”,其鏃大而寬廣,雖然射程稍近,但更重穿透能力,用來應對中距離騎戰。
副武器為環刀,這種刀攜帶輕便,用作砍殺犀利無比,待近戰之時,置刀於馬鬃之上,靠近敵人後反手用刀尖制敵,追殺時則俯身低頭,以刀身追砍敵人。
蒙古騎兵之所以揚威寰宇,要素很多。
首先,他們的將領大多聞名遐邇,是用無數實打實的戰績堆砌出來的。
其次,遊牧民族出身的優勢在於蒙古部落人人皆是成熟的騎手,每一名牧民到了十五歲左右都會順理成章地成為一名合格的騎兵。
有前兩種優勢在前,他們便形成了簡明扼要,且最為有效的作戰方式,即“迂迴遊擊”。
與想象中有所不同,蒙古輕騎並不是用做正面衝殺敵軍的陣型上,他們充分展示了“以弓為首,環刀次之”的作戰方式。
每逢正面作戰,都會佈置部分兵力擺在正面做好進攻姿態牽制敵人,而這些輕騎則迂迴到敵軍側翼放箭進行襲擾,敵人若分兵來追,蒙古輕騎便依仗個人優異的騎術和精悍的戰馬將其遠遠甩在身後,待敵軍人困馬乏,蒙古輕騎則兜個圈子回來繼續以弓箭襲殺。
此時敵軍多半已經開始潰逃,他們就會將箭矢射光,然後抽出環刀,如砍瓜切菜一般收穫豐厚的戰果。
有先輩英烈無數耀眼的戰績在前,此時的蒙古人生來便帶有一種自豪與優越感,更何況他們可是如明珠一般璀璨的無敵軍隊,所以每一名阿速戰士的毛孔中都散發出對這次任務的不屑。
一群手無寸鐵的亂民,也值得我們披上盔甲,裝滿箭囊?不光普通士兵有此想法,奉命帶兵的同知樞密院事赫廝也如此想。
赫廝的馬匹上沒有箭囊,只有酒囊,多餘馬匹不是用來換乘而是載著美女同行。
一騎兵千戶拍馬趕了過來,狡黠笑道:“大人,兄弟們難得出來一次,要不就別讓他們繃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