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有心栽培,弟子卻之不恭。”在空虛道長的勸說下,呂方放下固執的己見,謙虛道。
“如此甚好!”道長道:“我這就傳你一篇通俗易懂的煉氣功法,你可要記好。”
“弟子謹記!”呂方回道。
“睡非睡,睡又睡,睡是呼吸,呼吸是睡;身正腰挺,四指合一,意守百匯,神遊天地;氣入丹田,法從自然,陰陽合,大道生。”
道長手一揮,一陣雄渾的聲音,如天籟般傳入呂方的腦海。
此時在演武場上的各路弟子皆是練開了,各自揮舞著自己手中的兵器,揮汗如雨,身影鬼魅,步法矯健,一陣陣兵器的響動聲,在山間迴盪。
道長這次給呂方傳功,又是使用了特殊的手段,在呂方的腦海,彷彿彌勒初開,真言絕響,字字珠璣、雄渾有力,一段煉氣法門,如同絕響般在心神中迴盪。
相比於鎮獄功法,這套煉氣法門確實簡單、明瞭了很多,一入腦海,呂方便領悟了。
“大道三千,三千道同,武道一途,每種功法都有各自的玄妙,但,萬法有不同之處,也亦有共同、相通之處,領悟了其中的真意,通三千道,三千道亦同。”
在呂方感悟了道長傳授的煉氣功法後,道長進一步說道。
“弟子受教!”打坐中的呂方,此刻進入了一種冥思的狀態,神情專注,面色欣欣然,彷彿他的精神世界已進入了仙道神國一般,絕世獨立、羽化成仙,神思敏捷、一縱千里,身體看似波瀾不驚,上下起伏之間,氣血洶湧澎湃。
有了昨晚造化泉的經歷,呂方感覺自己現在的身體,真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剛開始修煉,初試打坐的時候,效果一直都不佳,並且久坐之後,身體也有些不適之感。自從泡了造化泉,身體氣血旺盛,筋骨強健,更是輕易就能與天地間的,一種道之不明的脈動相容。
“我傳你的這套功法,與你的鎮獄功法同出一源,皆是出自《道經》,名為聖山煉氣決,相比較來說,我這套功法通俗易懂,更適合初入武道的武者修煉,同時,這套功法也與你原有的功法不排斥,在修煉此功的同時,還能助你加速修煉鎮獄功法。”道長窺視了呂方一眼道。
“感謝師尊!”入定中的呂方神態玄妙的回道。
鎮獄功法是寶塔中的功法,空虛道長未能得到寶塔的認主,他才將寶塔傳授給了呂方。
呂方進入寶塔之後,也才知道道長以前經常嚷嚷著的絕世神功,叫作鎮獄功法,而不是如他所知和猜測的妖魔功法。
此刻,道長之所言,好似分明對寶塔中的功法——鎮獄功法,極其瞭解一般,如此,與空虛道長的身份就有些不符了。
道長是沒有進入寶塔中的,他為何又對寶塔中的功法如此瞭解?
在說完那一段話後,道長心裡也是有些心虛,怕呂方發現其中的破綻。現在,還不是神界聖山老人出現在呂方面前的時機。
以清虛觀主的身份,他所知與所能,應該是有限的,不然此刻,他又將顛覆呂方的認知,造成他精神神上的困惑。
好在呂方專注在功法中,沒有去想其中的來由,也就沒有發現其中的破綻,悄然之間,道長將功法的玄妙之處訴諸了呂方,也巧妙的掩蓋了其中的天機。
一切,都在不動聲色之間。
六合位面中的武道與仙道的正統,皆是源自《道經》,武道起源在仙道之後,鎮獄從道經中開創出了鎮獄功法,是為一門獨特的上層功法,他的武道修為,將武道推上了修行之巔峰,不是常人能輕易企及的。
道長傳於呂方的這套功法,是聖山老人所創,是從《道經》中開創出來的,從所有武道功法中總結出來的,這門功法通俗易懂,並且在世間廣為流傳,旨在普及大眾,弘揚武道。
功法雖然簡單,而且只是一門煉氣的入門功法,但卻來源正統,直達武道之精髓與要領。
很快,呂方便領悟了煉氣之法,並且對鎮獄功法的領悟也更加明瞭了。
禪定中的呂方,彷彿一口沉靜中的鐘,沉穩而蒼勁。他坐在那裡一絲不動,冥冥之中感覺,呼吸中的空氣裡,彷彿有著什麼靈異的物質,在進入丹田後燃燒了起來,化成了一種氣,這種氣異常的純淨、玄妙,遊走在身體裡,注入到骨頭和肉裡,身體變得非常舒服、肉體活躍,就連全身的毛孔也隨之張開了,彷彿全身上下都在呼吸一般。
此刻呂方明悟了,知道進入自己身體中的,空氣裡的那些特異物質,就是修士所說的靈氣,靈氣在丹田中燃燒後形成的氣,應該就是武者所說的元氣。
與仙道不一樣的是,武道修士催動的功法,是將進入體內的靈氣燃燒在體內,形成元氣,由元氣來構築武道武者之氣海。而仙道功法是將進入體內的靈氣凝聚,將靈氣壓縮在丹田,直接由靈氣來構築氣海。
武道武者修士,在丹田修成氣海之後,由氣海中的元氣補充身體所需的特異能量,元氣擴散到全身,進一步被身體吸收煉化後,轉為真氣,真氣既可儲存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又能外化成各種能量形式,用於戰鬥,或是驅物。
在道長昨日調教弟子時,他將手一招,各種兵器就飛入了他的手中,他那時正是使用了真氣,以氣驅物的手法,與仙道中的靈力馭物,看起來是一樣的,但內在的因素還是不一樣的。
仙道與武道,在很多時候,所體現出來的外觀形式一樣,然則在根本上,還是有區別的,這也就是道的不同。
隨著功法的運轉,由吸氣中進入身體的特異物質燃燒,形成一種能被身體吸收利用的東西,其餘那些不能被身體完全利用的空氣,在身體裡短暫停留後,又由呼氣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