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皇帝肯定不知道,李建成身為堂堂太子,居然還派人來暗殺他。
太子賓客有四人,這算是仿漢高祖時的商山四皓了。
朝廷新授了四個太子賓客,除了張超這個洮州都督,其餘三個都是尚書。
估計這也算是皇帝上次表露出要換太子之後,重新堅定對太子支援的態度了。
不過張超覺得這個太子賓客真的有點蛋疼。
李世民都幾次三番的派人殺他,他卻反而還成了太子的賓客,這可是相當於太子的老師了。
掌侍從規諫,贊相禮儀,他張超的話,太子會聽嗎?
好在這太子賓客是以他官兼任,張超這個外官也不用去東宮見太子,不然張超真擔心自己出現在東宮李建成的面前,會被他直接幹掉。
“郢公,朝廷對吐谷渾的態度究竟如何?”張超問。
既然掛了招討使之職,張超就想知道下朝廷的底線。
“對吐谷渾朝廷是又恨又無奈,朝廷諸公都力勸陛下韜光養晦,忍辱負重,以休養生息。待幾年後,再發力先滅梁師都、苑君璋,把塑方和代北收回,再圖謀對付突厥與吐谷渾。因此現在朝廷還是得和吐谷渾議和,唐儉已經送公主去青海了。”
“公主是哪位?”
“淮安王庶出女,陛下加其公主封號,和親吐谷渾。”
不過就算是宗室庶出女,可只要加了公主封號,那就是唐朝的公主。和親,這可是很屈辱的。
李淵和大臣們心裡都憋著火呢,上次張超狠狠滅掉了來犯的黑冶利部,李淵就萬分高興。但朝廷也不能現在跟吐谷渾開戰,甚至公開讓張超去開戰都不行。
不過授張超一個招討使,其實就是告訴張超,朝廷現在要和吐谷渾議和休兵,但如果吐谷渾違約在先,那張超這個招討使就可以不經朝廷,直接反擊。
至於吐谷渾為何會違約,等等,這些細節就由張超來把握好了。
反正打起來,也頂多是大唐邊將與吐谷渾部落的衝突摩擦。
朝廷給張超的安撫經略使主要是對境內的番部,但這個招討使就明著是衝著吐谷渾人去的。
用宇文士及給張超的解釋,他這個招討使的權柄可是相當的大,甚至比他所有的其它官職都權重。
身為招討使,張超有組織並參與對吐谷渾或吐蕃等番人戰爭、組織軍隊、招募軍隊、校閱點檢、嚴明賞罰、體恤士兵、維持軍訓隊秩序、調發與管理糧草、武器、戰馬等軍需物資,點檢、修築城池、驛站,組織防禦、佈置戰略、平息兵變、叛亂、民變,組織並參與對邊境外番族作戰等等。
既擁有對吐谷渾、吐蕃、羌、氐、獠、蠻等的安撫、交好和戰爭的權力,也有對內指揮軍隊,管理徵調糧草軍械物資等的權力。
甚至張超還能夠徵辟、舉薦官員,也能對轄內官員督察和獎懲。
此外地方賑災、開墾農田、招納流亡、興修水利也有參與權利。
外交、軍事、民政、財稅、人事,各項重要的權力,這個招討使都能插上一腳,甚至佔支配地位。
基本上,加上這麼一個招討使後,張超在洮州已經沒有半點束縛了。
外交、軍政、財稅、人事、監督,這最重要的五個權力,張超一人握齊。
他只要找到一個正當的理由,就能不經朝廷,直接調動洮州的近萬府兵殺出邊境,攻進吐谷渾。
他也能不經朝廷,隨時可以和吐蕃、獠、蠻等結盟,或者與吐谷渾開戰或議和。
徵調府兵、徵發民夫,屯田水利,徵收關稅,升降官員,都在他的權力之內。雖然說這種權力並不是沒有限制的,張超只是有便宜處置、先斬後奏之權,說到底他處置過後還是得上奏朝廷,他的處置決定也得經過朝廷的稽核。
若是不當之處,也得被駁回,甚至被申斥。
但就算如此,這樣的權力,也已經是地方官的極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