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兄弟你跟我來。”唐同甫把沈東帶到不遠處的一家古玩店。
“老唐,來啦。”老闆跟唐同甫很熟悉,是多年的老友了。
“小兄弟,這是我的老友,也是這古玩店的老闆陳向陽。”唐同甫朝老闆點點頭,向沈東介紹。
“陳老闆你好。”沈東微笑點頭打招呼。
“你好。”陳向陽朝沈東點點頭,又看向唐同甫,“老唐,這位小兄弟是……”
唐同甫笑著介紹:“老陳,這是我剛認識的小兄弟,他叫……”
說到這,他才發現,自己剛才都沒問沈東的名字,都不知道怎麼介紹了。
好在沈東醒目,接話道:“陳老闆,我叫沈東。”
陳向陽點點頭,又問唐同甫:“老唐,你帶這位沈小兄弟過來是……”
唐同甫笑道:“沈小兄弟在外面的攤位上,淘到了一件好東西,我想過過眼,借你的地方一用。”
陳向陽來了興趣:“是嗎?什麼好東西?”
唐同甫看向沈東,示意沈東把東西拿出來,跟他說道說道。
沈東倒不怕這兩人搞什麼手段,侵佔他的硯臺,把花瓶放下,把那個硯臺拿了出來,放到旁邊的桌面上。
“這個硯臺有什麼講究嗎?”陳向陽湊近看了看,沒看出什麼。
“我也看不出來,咱們就聽沈小兄弟說吧。”唐同甫道。
“唐會長,陳老闆,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所用的硯臺有一個特性,我想你們應該知道吧?”沈東提示道。
聽到這話,唐同甫和陳向陽都是臉色一變。
唐同甫立刻把硯臺拿起來,翻了個面,眯起眼睛檢視底部,片刻後驚撥出聲:“真是蘇東坡用過的硯臺!”
經過史學家鑑定,蘇東坡用過的硯臺的特性,就是每個硯臺的底部,側起來看,就能夠看到蘇東坡三個字。
這不是蘇東坡要求製作的,而是蘇東坡作古後,其兒子特意讓匠人採用特殊的方法搞成這樣的。
其兒子說這樣做,是為了紀念父親。
這個特性,已經被古玩界所認可。
以往古玩界也有蘇東坡的硯臺流出,確實是這麼回事。
很多資深古玩收藏家都知道是這麼回事,只有半桶水的那些人不知道。
那個擺地攤的攤主及其找的鑑寶專家,就不知道這點。
要不然肯定會這麼檢視一下,只要檢視,就能夠發現這點。
“老唐,你把東西放下,讓我看看。”陳向陽焦急道。
在古玩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古玩這東西,不能一個人直接遞給另一個人。
一個人鑑賞完,就放下來,離手之後,另一個人才動手去拿。
要不然,如果東西摔壞了,就說不清楚。
就連老友之間,也遵循這條不成文的規矩。
很多初入古玩界的菜鳥,不知道這條規矩,被人訛詐是常有的事。
“好,你看吧。”唐同甫把硯臺放回桌子上。
“真的是蘇東坡使用過的硯臺。”陳向陽看了後,點了點頭。
就算這東西不是他的,他也感到很興奮。
“小兄弟,你這東西就是在外面掏到的?”陳向陽問道。
“是的。”沈東點了點頭。
“沒花多少錢吧?”陳向陽又問道。
外面攤位的東西,只要不是傻子,都不會花什麼錢。
“加上這個花瓶,一個花了五千塊。”沈東指了指地上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