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金山總督府而言。
不列顛加拿大總督府的懸賞令威脅並不大,橫豎就是一群白人冒險者,威脅不大。
關鍵的意義在於。
戰爭已經開始了!
當訊息傳回到了中都。
此時的中都已經入冬了。
江南的冬天沒有北方那麼冷。
但其實也挺難熬的。
“皇上,金山總督林鳴鶴的摺子上來了,您可看了?不列顛人已經開始有行動了,不過現在金山總督府的麻煩還不只是這個,這遠去萬里,願意去新大陸做官的秀才可太少了.”
說話的是彭浚。
這些日子他煩惱的莫過於派遣官員去大東北、大西北、南洋、澳洲、新大陸等地任職了。
這些地方都是蠻荒之地。
太不受到大明的官員們歡迎了。
而且當地知識分子又很少,許多幹脆都是一些目不識丁的農人。
官員太少,讓大明的右丞相彭浚可是傷透了腦筋。
朱道樺放下手中的摺子,看了看一邊的左丞相顧松。
“老顧啊,你說這可怎麼辦?東北現在已經有遼西省、遼東省、遼北省、黑龍江省四個省,再加上興安總督府和北疆總督府兩個總督府和庫頁島開發公司,大西北還有西域省、蒙西省兩個省,南洋還有好幾個需要建省的地盤。新大陸的地盤也在擴大,到時候也需要不少的官員,這些地方可都是蠻荒之地,需要的官員人數又多,現在缺口就有六千多,等未來起碼要派遣好幾萬官員去這些地方任職,你說說,咱們去哪裡能搞到這麼多的官員啊?”
“皇上,幾萬官可不是小數目,那時候韃清全國都才幾萬個官而已,臣以為,靠從各省借調官員,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得另想辦法才行。”
在大明當然是不愁找不到人去做官的。
現在大明朝廷東拼西湊找不到人。
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調遣去這些邊緣地帶的官員都是從官僚體系中找的人。
那些人已經都有官做了,肯定不太願意去幾千裡外的苦寒之地做官了。
就算級別上有提升,也沒多大的吸引力。
因為大明朝的官員的工資是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稅收情況掛鉤的。
這些蠻荒之地能有什麼油水?
“皇上,不如開個恩科,招募點願意去東北、西北、南洋、新大陸為官計程車人吧。”彭浚建議道。
這個想法他早就有了。
只是現在大明朝的科舉招募的人數也降了下來。
畢竟這科舉又不是高考,考中了不是去上大學是去做官了。
如今大明各地,除了陝西、甘肅暫時還處在軍管狀態,內外蒙古、西域省、吐蕃省都還沒有完成省級建制之外。
其他的地方,都已經實行“憲政”了。
除了第一次的省考之外。
每年官員的錄取名額也變得非常有限和稀缺起來。
如廣東、四川這樣的大省,每三年才開一次科舉,每一次的取士都不超過千人——現在的大明這裡中了秀才的。都要立刻授官,而各省的官員大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每年開缺出來的職位實在有些,所以求官就顯得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