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的慣例,乾隆和他的北京朝廷基本上都會在這個時候搬到這個熱河行宮躲避酷暑。
今年也是如此。
只是往年熱熱鬧鬧的熱河行宮今年彷彿冷清了不少。
在行宮伺候的太監們走起路來都小心翼翼,唯恐發出什麼聲音。
因為乾隆爺自從從南方回來之後,脾氣就比以前壞了不少。
誰也不知道這位爺會在什麼時候突然發怒。
喜怒無常的乾隆此時半躺在熱河行宮的清涼殿。
殿內的冰箱正往外冒著冷氣,冰箱裡面的冰塊都是冬天的時候窖藏起來的。
現在正好把夏天的暑氣都驅趕了。
一名太監恭敬的將一根紙卷遞給了乾隆,乾隆鼻子一吸,頓時渾身都彷彿變得精神起來。
眯著眼睛享受了一會,乾隆從半躺著的慵懶姿態重新坐了起來,臉色也變得好了許多。
也許是因為戰敗的刺激,本來身體還算不錯的乾隆如今身體大不如前。
一方面他每天都要服用從南明走私來的蒜藥——因為據說這種藥曾經被朱道樺稱之為續命水,既然都能續命,那多吃點準沒錯。
另外一方面他還用上了從一些洋人傳教士手裡買來的“萬優解”。
據說也是朱道樺發明的。
服用之後真的是飄飄欲仙,什麼煩惱憂愁都沒有了。
但哪怕是蒜藥和萬優解管夠。
現在的乾隆也是肉眼可見的蒼老。
鬍子和鬢角的毛髮都幾乎已經全白了——是的,乾隆爺是有鬢角的。
他雖然也有辮子,但是剃頭匠可不敢給乾隆爺留一個金錢鼠尾。
所以和現在大清朝一片片的陰陽頭比起來,康雍乾三位爺都沒有把頭都剃光,而是留了不少,否則雍正還怎麼扣死普類王陽明啊——感情他們也知道什麼是好看什麼是難看呢。
除了頭髮都白了。
本來有些清瘦的乾隆現在看起來更瘦了,臉上的肉幾乎就只剩下一張臉皮掛在骨架上。
“皇阿瑪,和珅和福康安來了。”
乾隆的第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在一旁恭敬道。
由於乾隆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所以現在他也必須要到了考慮接班人這件事的時候了。
現在有可能接班的就是十五子永琰和十七子永璘。
若是承平時。
乾隆倒也不會急著立儲。
因為大清朝是有秘密立儲制度的,而且乾隆也覺得自己能再活個好些年,到時候如果自己還在位就要超過他爺爺康熙的在位時間了。
因此乾隆本來都盤算好了,在乾隆六十年退位,當太上皇訓政。
既可以不超過康熙的六十一年皇帝的記錄,博一個孝順的名聲,又可以安穩的扶持接班人上位,安穩度過這皇位交接的危險期。
但是現在...
一方面這大清朝面臨著逆明、教匪的兩面夾擊,一個不好可能就國勢傾覆。
另外一方面因為領兵親征,乾隆自感身體大不如前,隨時可能有駕崩之危。
因此他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
在永琰和永璘二子之間。
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永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