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聞人戰天耐心的給蕭澈講到:
霍青元帥出身非常低微,比常人都不如,他是奴隸。說起來也是可憐,原本他的祖上也是某個貴族,可是家道中落,到了他父母這一代,已經成為了富貴人家的奴隸。不過他們運氣倒好。被當時的公主買下,在公主府做事。這才讓他們有了翻身的機會。當時的宣帝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霍青元帥的年紀比他要小些。
作為皇子,年少之時是沒有自由的,但是宣帝偏偏是個特別不喜約束的人。
於是他有事沒事,就去姐姐家玩,正好霍青元帥跟他年紀相仿,兩人的性格也非常相近,脾氣相投。就這樣兩個年輕人成了夥伴。
恐怕在當時他們自己都不會想到,在未來,他們會成就彼此。
在仁帝統治時期,青玄帝國因為之前的連年戰爭,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休養生息。於是仁帝力行發展生產。那段時期青玄帝國的外交稍稍有些弱。這並非是因為青玄帝國的國力弱,而是帝國為了避免紛爭,在很多地方對其他國家多方忍讓。那個時候,帝國周邊的國家遠比現在多的多,形勢也更加複雜。
原本青玄帝國是最不安分的那個。但是在仁帝統治時期,帝國罕見的安分起來。可就在這個時候,其他的國家卻開始不安分了。如此一來,青玄帝國陷入了除了軍事之外更多的紛爭。
宣帝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
說起來也是命運使然,當初的仁帝不知為何看中了霍青元帥,然後竟然將他跟宣帝一起培養。
宣帝讀書,霍青也跟著讀書,宣帝習武,霍青也跟著一塊習武。甚至從某些方面來說他比宣帝還要努力。
就這樣,他的潛力被挖掘出來。雖然他的修為還是弱於宣帝,可也非常人所能及了。
更重要的是,他在軍事方面的天賦是世間無與倫比的。
整個仁帝時期,帝國的將軍們都是比較溫和的,主戰派更是一個沒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惰性。
在宣帝即位之初,帝國周邊的國家已經按奈不住了。他們認為青玄帝國從將軍到士兵各個都是非常軟弱。於是他們不斷的挑釁青玄帝國。
當然這背後還有別人唆使。
如果沒有猜錯,那背後的勢力就是如今萬魔聯盟的雛形。
那段時期是青玄帝國很慘的時候。
宣帝剛剛即位,還未鞏固,就遇到接連不斷的戰爭。當時他甚至對將軍們都不熟悉,那些老將根本就不能帶兵打仗了。
集中發展經濟的好處就是讓青玄帝國變得更加富足,可這也就導致了青玄帝國軍力衰退。
軍隊的戰鬥力不行,也就影響青玄帝國的發展。
宣帝果然非同一般,既有魄力,他直接任命當時從未參過軍的霍青元帥為將軍,整頓青玄帝國的大軍。
霍青將軍果然不愧為軍事天才,僅僅讓他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將青玄帝國的軍隊風氣徹底扭轉。讓他們從一個個溫順的綿羊變成了一個個兇狠的猛虎和餓狼。
看到了霍青元帥練兵的成果。宣帝非常滿意。正在這時,發生了一件震驚當時的事情,徹底激怒了原本已經平靜多年的青玄帝國。
當時青玄帝國的北方一個國家,他們不敢對青玄帝國動手,而是大肆劫掠青玄帝國運往國外的物資,非但如此,還做出了欺辱婦女和屠城之舉。
這下子可讓當時的青玄帝國再也無法容忍。
於是宣帝命令,自己為三軍主帥,霍青為副帥,調集大軍千萬攻伐諸國。
一時間這個訊息轟動了整個帝國。
因為誰都沒有想到宣帝竟然會任命一個從未進行過實戰的年輕人為副帥。而且這個所謂副帥,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到是怎麼回事兒,無非就是因為霍青資歷不夠,宣帝自己為霍青背書。這也是他對這個發小的信任。
那些老將軍們自然不服氣,但是沒辦法,宣帝定下的事情不容他們反駁。
從這點來說就能看到玄府霸道的性格,魄力和廣闊的胸襟氣度。
在當時沒人對霍青看好。因為無論從什麼方面來說,一個連戰場都沒上過的年輕人一下子率領了那麼多人,怎麼看怎麼不靠譜。
然而事實證明,真理果然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霍青出征的時候,青玄帝國除了宣帝之外一片哀嘆。
人們都認為霍青完了。
恐怕還要賠上千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