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浪是趁虛而入,劉承胤那些陷在陣中的騎兵騎在馬上進退失據,被天浪和一眾錦衣衛們欺身偷襲。
天浪和錦衣衛們交替掩護靠近清軍騎兵,他一手持刀,一手負後藏著一塊石頭。
拼殺中的騎兵忙亂應對前方三個明軍的攔阻,身後一個同伴為他斷後。
也有兩名清軍張著血盆大口向天浪襲來,被他和鄧凱一人一刀砍翻了。
兩個明軍長槍刺出,清軍橫刀正待格擋,有人等的便是這一刻,只見天浪拋起石頭,將刀換到左手,未受傷的右手空中接住石頭掄圓了扔出,而後快速換刀在右手衝了上去。
那石頭力道極大,不偏不倚砸中前面清軍的脊背響起一陣擂鼓般的悶聲,那人子向前一傾,口吐黑血,橫刀脫力,沒能格擋住刺來的長槍。
一柄長槍直透胸口,一柄稍稍刺偏,見他中招,刺偏的那一槍順勢一撥,將他劃拉下馬背。
為那人斷後的清兵發覺同伴的異樣,猛然回頭,霎時間感覺側方‘騰騰騰’殺來一個高大的黑影。
他抽刀要刺,天浪已赫然躍起,面對面抓著他的袢甲絛‘噗’地一刀由腋下刺入。
天浪落地之時又順勢將他拉下馬背,而後翻身上馬,身後鄧凱也上了前面那匹馬。
天浪和鄧凱率先奪馬成功,他身後的錦衣衛們紛紛
丟擲投槍或是飛刀。
這些高高在上騎兵都是劉承胤的寶貝疙瘩,單兵戰力都還可以,加之人馬皆披甲,被三五個人圍著也能周旋。
可這一百錦衣衛更是軍中精英,優中選優,雖此時的大明已江河日下,可這種時局讓大明喪失的是鬥志,軍中其實不乏高手。
他們只要敢戰,面對劉承胤這些雜兵中的騎兵總能得手。
近距離的投槍每每一槍倆眼,清軍的綿甲根本就是豆腐一般被前後貫穿。
沒有投槍的擲出飛刀,拿刀便是腰刀不是匕首,雖未必破甲,砸中了也會讓人眼前一黑,而後欺身而上的錦衣衛便會痛下黑手。
一具具屍體被砍上幾刀,捅上幾個窟窿後,癱軟地被拉下馬背,錦衣衛紛紛上馬。
其中多半成功了,偶爾也會遇到意外,距離天浪十幾步遠的幾處,便有悶聲憋足力氣的錦衣衛和清軍騎兵扭抱摔打在一起。
殺不到人也要將人拖下馬,戰場奪人戰馬,就如同奪舍,不但被奪之人下場悽慘,對餘下之敵也是極大的震懾。
原本圍堵清軍騎兵的明軍豁然散開,為奪馬成功的錦衣衛開啟一道閘門。
清軍也不是不拼,然而天浪的打法具有威嚇力和突發性,他們完全是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