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自己的四弟,是來搶角色的,那好吧......
小女孩被秦祚明鼓勵起了勇氣,卻是話未開口,禁不住淚潮奔湧起來。
小女孩兒便是鄧茹,鄧家經營積蓄了幾代人,終於成為重慶本地的一家大戶。
千畝良田,城郊有豪宅一座,城中商鋪十幾間,鄉下的農莊還有個別苑。
鄧家幾十口人都住在城郊豪宅裡,使奴喚婢,積善之家,雖不是宦門,一時間也是不勝榮光。
只是奢崇明唆使一夥賊兵突然殺來重慶府,要藉此給他自己率軍來援重慶製造藉口。
此時遼東正值明軍發起第二次反攻的前夕,奢崇明想趁此時機在四川自立。
他為此做了兩手準備,一是上書朝廷要為遼東戰場出兵兩萬,二是在重慶製造混亂。
而後援助遼東的兩萬兵馬來到重慶,並不去遼東而是要佔領重慶。
而在此之前,在重慶製造混亂的流寇則是為更進一步給他的兩萬兵馬進駐重慶製造藉口。
那幾日趕巧小鄧茹隨父母去成都府的外婆家給外婆做壽。
賊兵突至,重慶城一時大亂,不過秦良玉緊隨而至趕來救援。
流寇雖未來得及打破重慶城,卻是差不多將偌大的重慶府的周邊給洗劫了一空,城外的鄧家大宅自然未能倖免。
幾十口人也擄走的擄走,殺掉的殺掉。
蜀界第一批趕赴遼東的大軍不久後也將彙集到重慶,得知有強援就要到來,重慶人心和局勢這才安定下來。
奢崇明的計劃暫時擱置,他只有等到朝廷頒旨,答應他援助遼東的請求再做道理。
鄧茹父母帶著鄧茹回來時,賊兵已經不知蹤影,鄧家卻沒有找尋回被擄走的親人。
不只是家人被擄這件事,接下來,鄧家將要面臨的還有同樣大的劫難。
鄧父有一個志趣相投,頗為談得來的朋友,兩人一同院試,一同鄉試。
朋友年齡比鄧父大十幾歲,院試兩人一同中了秀才,會試兩人又一同中舉。
可賊兵席捲,鄧家落敗,重慶城中人家卻沒有受損。
這位朋友沒想著幫鄧父一把,竟起了歪心思。
遼東建州女真反叛,明軍經歷薩爾滸大敗,又集結天下精銳開赴遼東。
時局如此混亂,正是某些人火中取栗的時候。
類如奢崇明,想伺機在四川自立,列如鄧父的這位朋友,想的是如何趁火打劫。
他仗著自己是重慶知府大人的從弟,便模仿鄧父的筆跡寫了將城中十幾個商鋪和千畝良田一併割讓給自己的文書,又找來一群遊手,強按著鄧父畫了押。
說起來簡單粗暴,可鄧家剩餘的家產,就這麼被一紙偽造的契約給奪了去。
如果鄧家繞過州府,去四川按察司那裡狀告,這人也可以說買賣田地商鋪的銀子已經給了鄧家,鄧家賣田地商鋪的銀子不過是被流寇給搶了所以想要反悔。
趁火打劫的蓄謀已久,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鄧家三口最終被趕到城郊別苑的一處荒棄的破屋子裡,周圍沒有一戶人家。
朋友還說這是看在兩人相交一場的份兒上,讓他們一家有個地方可以落腳。
而鄧父之所以接受這嗟來之食,原因是他的妻子女兒不能露宿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