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場鬧劇的初始是水的問題啊。
家中用水的確奢侈。
每日沐浴,隔三日洗頭,清水用來洗第一道菜。
綜上等等,真要被九里村村民知曉了,會生枝節。
蕭家並未在九里村唯一那口井買這麼多水。除了廚房吃水的那口缸子,沐浴的水都是唐臧月從空間過渡出來的。這些水是流放路上,一路收納小河流和水庫得來的。
外人不知道,蕭家人認為是她有本事,不至於在北方被水源的問題困住。
至於薛映雪與其丫鬟都不是多話的主兒。況且,她考察過薛家家境,在小鎮上還算富裕,不缺日用水,即便薛映雪告知薛大夫蕭家情況,薛大夫也不會多想什麼,只當唐臧月有其他途徑弄來水。
邊關吃水緊,那也是對貧窮人家而言,富戶不會缺水短食。
只是,她過後得敲打敲打薛家了。
古代很注重師徒情,人師便是第二個再造父母,薛映雪對她很敬重,連帶著薛大夫在白東家和她之間,選的是佔她。
她出面敲打,薛家不會不聽。
這樣一來,外面傳得再厲害,也沒親眼所見,只能以訛傳訛罷了。
“老夫人……”柳姨娘忐忑道:“可是玲姐兒做錯了事?”
唐臧月回過神來,搖頭,“不幹玲姐兒的事,來,繼續滷煮的話題,我們聊到哪兒了?”
滷煮需要的香料,唐臧月早採買了些回來,當然,在流放路上她未雨綢繆,什麼都購了些,其中就包囊了各種香料。這些香料的數量,用上一年不成問題。
即便被人發現了商機,照著她在鎮上的香料店採買單,那也無法做出與蕭家吻合的滷煮,畢竟有些香料不是在邊關小鎮買的。只是打著邊關小鎮香料店採買的幌子罷了。
滷煮的菜很少,其中便有花生和應季蔬菜,肉類的話,只有雞蛋,遇上宰殺的家禽,或許會滷煮些肉類在裡面,豬肉就算了,一年到頭普通人家都吃不上幾回。滷煮賣豬肉純粹招人眼熱和懷疑。
再有便是麵條。
後世滷煮泡麵很受歡迎,現在條件有限,只能擀些麵條,用滷水煮,味道也別具一格。
當天,柳姨娘就著一手滷煮的配方,煮了麵條雞蛋,還有各色菜。因為自家人吃,還滷了三隻雞在裡面,分到每個人頭上,都是滿滿一大碗。
即便唐臧月嫌沒有辣味兒,但吃到最後也是巴嘴皮的香,回味無窮的味兒。
玲姐兒抱著撐大的肚子,捂住嘴,將飽嗝聲音降低些。好半天,才緩過神來,心滿意足感嘆:“祖母,真好吃。”
蕭月濃詢問:“母親,這些準備到鎮上賣嗎?”
唐臧月點頭,道:“有這個想法,不過現在的攤子肯定不行。”
他們現在的攤子,僅是個能推動缸子的推車罷了,沒法起火。滷煮這些素菜葷食,可以一夜入味,第二天推到集市上冷賣,客人可以買回去自行加熱了吃,但麵條就不行了,得現煮,現吃。
現煮現吃就得打一些桌椅,總不能讓客人端著碗筷站著吃吧?這也相當於攤位擴大,給看守集市的衙役的保護費得上漲一些。
且,滷水不能像泡菜水一樣送,它的成本太高了。
滷煮需要不少香料,而這些香料用過第一次,不能再用第二次,否則味道會變淡。滷上幾個時辰,滷煮的水位也會下降,取其精華。
所以要賣,只能賣滷煮的菜色和肉類,決不能連滷水也跟著賤賣了,用以煮麵條最好。
不過,煮麵條是主食,要麼當早食來賣,要麼當午食來賣。當早食的話,起得要比雞早,趕去鎮上做準備。
這些繁瑣事兒,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