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蕭鍾然有多高的天賦?也不盡然。
至少對比同齡時期的唐臧月還差得遠,但又比普通孩子強上點。
因為沒有醫學基礎,唐臧月只要提到某個藥材或者病例,蕭鍾然都會追問半天。
上課時聽得津津有味,課後會消化鞏固,讓唐臧月目光頻頻落在這個雙胞胎弟弟身上。
過了幾日,見這孩子還抱著濃烈的興致, 便單獨找蕭鍾然談話。
“可是對醫理感興趣?”
蕭鍾然頓了下,慎重地點頭,“是的,祖母。”
“想學醫?”
“……是,祖母。”
唐臧月瞥了眼這孩子臉都沒長開,卻慎重地小表情。
著實違和。
唐臧月收斂視線,道:“你可得想清楚了, 學醫是一輩子的事。這條路困難重重不說,還得意志堅定, 有一顆醫者父母心。”
“……祖母,何為醫者父母心?”
唐臧月想了下,舉例,道:“比如當今天子因病求上門,你是救,還是不救。”
蕭鍾然小臉難得皺成包子,顯然被這個難題困住了。
唐臧月摸了摸蕭鍾然的髮梢,道:“不著急,慢慢想,想好了再給祖母回覆。”
蕭鍾然鬆了口氣,“是,祖母。”
學醫最基礎,得識字吧?蕭鍾然即便知曉病理和應對時的措施、用藥, 不識字也是個大問題。
所以,在決定要培養蕭鍾然後,唐臧月開始在鎮上書肆購買手抄本。原書價格貴得不止一星半點, 普通廣泛的書籍,大約一二兩銀子,那些絕本在十兩銀子以上,手抄本大大降低了購買成本。
這個架空時代的文字皆是繁體,認起來頗輕鬆,為做到每個孩子人手一冊,不厚此薄彼,唐臧月夜裡挑燈親自抄寫,甚至還批註裡面零星的錯別字。
現在家中太忙,加上人手不夠,處處受轄,不然她會與金木匠制定出印刷板,大大降低這個時代手抄本的成本。不過,會損耗靠抄書維持生計的窮書生利益。
有些窮書生家境貧困,加之上京趕考需要積攢盤纏,家中只能維持日常吃食和私塾的束脩,抄書是為數不多能積攢盤纏的途徑。她若將印刷術廣泛,只怕會擋了窮書生的道。
且,印刷術為了便利,前期是能賺錢, 後續廣為人知,節約了人力成本, 但對一個國來說,也失去了人才輸送的條件。
唐臧月皺眉,古代人才沉默頻率高,或多或少與教育劃等,若是如後世般,教育成本有國家補貼,那人才的輸送才會上升,對整個國家繁榮昌盛才有利。
不過,這些都不是她現今該思考的問題。
手抄本沒一次性購太多,而是分幾天一次購買,但對書肆而言,也相當惹眼了。
面對書肆掌櫃的視線,唐臧月坦蕩蕩道:“家中哥兒喜書籍,多認幾個字,對他們而言只有好處。”
書肆掌櫃這才迎合:“是是是,多識幾個字,以後隨便都能找個活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