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上午,是“心理學”的選修課,這是許晨完全基於興趣報名的跨院系選修課程。
講課的老師還大有來頭,是同海大學心理學系主任,也是全國知名的心理學專家。
他正在講述英倫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的理論。
其中講到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抱持”理論,許晨忍不住想到了父親許知泉。
抱持,是一種接納和支援的關係。
大概意思是,在孩子發展順利時認可他們,在孩子受挫時支援他們。
這種關係,可以幫助孩子形成“穩定的自我”,也就是常說的“強大的內心”……
“抱持”聽上去很簡單,但可能幾乎一大半的國內家長都做不到。
尤其是習慣於“打壓教育”的父母,與“抱持”理念幾乎是背道而馳,也導致好些孩子脆弱敏感,亦或暴躁叛逆。
許晨比較幸運,父親許知泉給到他的,一直都是這樣包容性、支撐性的成長環境……
現在想起來,謝冰冉在滿是“冷漠”與“敵意”的環境下長大,也便是遠離了這種“抱持”的環境。
無論是後來“冰哥”的高冷、倔強,還是當初“同桌”的自卑、怯懦,也都是基於她從未被認真對待過的童年。
初中時候,許晨可能也只是遵循本能釋放了些許善意,對弱小的謝冰冉來說,可能便是巨大的人性溫暖。
也難怪之後的幾年裡,即使許晨沒跟她開口講過話,她對許晨的心理依賴都從未間斷過。
許晨又忍不住想起在白雲山看到日出時,那個淚流滿面的謝冰冉。
“許晨,那個太陽……好像是你啊!”
……
……
許晨上課走神的間隙,手機震了震,彈出了幾條訊息。
低頭看了眼,是方駿老師拉的溝通小群。
上週五,閆川發來了jeep的廣告合同,今天一大早,方駿和司大慶都已經稽核完了,有幾處文字,需要對方做細微調整。
許晨看了眼,司大慶小哥哥確實是認真細緻,把合同裡可能存在的歧義陷阱,都給找了出來。
即使信任jeep品牌方,這種涉及合同的條款也是需要提出來修改的。
這種修改意見的提出,其實也能從側面印證東晨廣告的專業性……
谷鑫鑫還沒入職,這種事情也只能許晨自己來對接。
孫艾米是設計專業的藝術生,財會法務相關的的事情,交給她多少還是有點不放心。
不是艾米老師不夠認真負責,只是純藝術生的思維方式,跟需要細緻跟進的法律條款、財務賬目還是相隔太遠。
許晨正要轉發訊息給jeep品牌經理閆川,方駿老師在群裡說道:
【我幫你對接吧,對方的公司郵箱發給我……】
許晨笑了笑,忍不住心生感激。
但讓可能是晨風科技“最重要無形資產”的方駿老師處理這種小事,還是覺得心有惴惴。
但許晨還是回道:
【感謝方駿老師,來滬城了陪你喝酒!】
……
課間的時候,方駿已經將合同調整的細節,以正式郵件的方式回覆了閆川,並郵件抄送了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