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豐商務大廈。
快到傍晚時,辦公室外傳來了敲門聲。
方駿抬頭看了一眼,便過去開門了。
等她再走回來,身後跟著一個戴眼鏡的瘦削年輕人,看上去不到三十歲,文質彬彬。
方駿:“這是公司法務部的同事,司大慶。”
司大慶臉面方方正正,頭髮梳得一絲不苟,對許晨道:
“小許老師好,許總讓我找您……
有一份合同,他說還是讓你把關一下。”
說著,他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厚厚的合同檔案,遞到了許晨的面前。
許晨看了眼,竟然是生產線引進的合同。
“司老師稍等下,我看一眼。”
司大慶:“好嘞,我等一下,不急。”
許晨很快把合同過了一遍,並沒有什麼問題,便遞了回去。
“什麼時候去籤?”許晨問道。
方駿開口道:
“估計就這兩天,還在等許總的通知。”
許晨忽然想起一事,對司大慶說道:
“司老師,我這也有些合同和法律問題,回頭還要請教你呢!”
司大慶趕緊說道:
“小許老師,有事您隨時找我就行!”
許晨笑著道:“那你留我一個聯絡方式,過兩天我還真有事得找你。”
……
結果第二天下午,許知泉便帶著方駿和司大慶,飛到蘇省去籤合同了。
一切順利的話,進了8月份,晨風科技的電動車生產線,便可以正式建起來了。
同時在推進的,還有另外兩件事情。
一是晨風電動車首款產品“晨風冰動力”的設計工作。
楊從新在省城和京城各找了一家設計公司,正在分別出方案。
當然設計方案並不會天馬行空,還是基於一款當前生產線本身就能生產的成熟產品,去做一些設計元素的最佳化。
第二是電池、電機等成品配件的採購,許知泉已經找了國內幾家公司在談了。
許知泉的關係開拓能力很強,電動車廠其實也還沒有正式開始幹,卻已經在上下游供應鏈的圈子裡,認識了一圈的人。
接下來許知泉會越來越忙,去蘇省簽完合同後,他會直接飛到粵省去看電池。
另外,許知泉8月份還要去一趟京城,說是找到了華科院物理所的科學家,正在看一種有競爭優勢的電機技術。
這個資源是吳永銘給介紹的,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去拜訪一下。
如果這項技術真的靠譜,並且有機會引進的話,那麼晨風科技的第一款產品,便有可能在市場上打出差異化的優勢。
當然這事兒難度很高,許知泉去京城華科院也帶著些“碰運氣”的心理成分。
……
創業艱難,目前資金壓力還是很大。
董事長許知泉飛來飛去,也都是坐著經濟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