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受沮渠牧犍所託,為丐幫成立之事而來。魏紀說,北涼國主對成立丐幫頗為重視,言明幫主一職,絕不能讓別國之人奪去,已囑沮渠牧犍關注此事。沮渠牧犍之意,一是要派人阻止別國高手進入蘇武山,二是要為丐幫成立大會提供米粟等物資。
段有一聽,急忙說道:“請先生務必稟告沮渠牧犍王子,國主與其美意,段有心領,米粟等物資,瑞安府不缺,我北涼國連年作戰,抵禦外敵,瑞安府本應多多納貢,如何能倒讓國家資助?至於阻止別國高手之事,萬萬不可,一則段有自信能當上幫主,二則高手不到,丐幫即便成立亦令人不服。萬望先生如實稟明,丐幫成立大會之後,我當專程面謝牧犍王子”。
魏紀一口答應,表態定勸阻沮渠牧犍。說:“聽聞公子暴虐呂典猶如耍猴,這天下乞丐、流民,既有武功高強之人,哪個有呂典本事?更惶論有與公子比肩者了!”
遂告辭而去。
陳積、陳忠等人先後回來了。
帶回的訊息令人高興,各地化子聞風而動,已陸續向涼州宣威縣趕到。
這日,陳聚也回來了,其身體消瘦,被隨行兩名兄弟慢慢從馬上攙下,一手抱胸,向段有行禮道:“師父,我見到了陳義。”
段有說:“不急,你先歇息,緩一陣再說。”並未說陳義便是姚義。
陳聚道:“此事尚牽扯到陳先生,耽誤不得。”
段有疑惑,便將陳聚攙於堂屋,請來陳先生,讓陳聚慢慢敘說。
陳聚說道:“我們三人在西海郡一帶找尋師姑幾個月後,又到朔方一帶,在各部落間找尋、打聽,仍是無果,三個多月前,正欲趕回,卻在統萬城發現了陳義。
“統萬城那時剛換了一個名叫劉勃勃的將軍鎮守,說是安北將軍......”
“劉勃勃?”段有奇道,“劉勃勃當了姚秦國安北將軍?是否為一年輕大漢,身高七尺?”
“正是。”陳聚回道,“那日我們見劉勃勃送三人至城門口,向一人口稱將軍,那人卻是陳義,身邊有兩人相隨,一人正是當日在瑞安府中的黃鬍子,另一人是一老者,後來得知,老者名叫呂華。”
就見陳先生身體一顫,失聲而道:“呂華?”
陳聚說:“呂華老者說識得先生你,讓我帶話,要你三個月內帶那物什,到長安去見他,否則後果自負。”
陳先生臉色大變,顫聲而道:“帶那物什......甚麼物什?”
“我亦這般問他,他只說先生你知道是何物什,讓我傳話便是。”
陳先生默然不語。段有已知,這呂華定是陳先生師兄弟無疑。當時陳先生向他說過,他師兄弟五人,皆單名一個華字。
段有記起樂都魏紀所言呂先生之事,便說於陳先生,問道:“我猜想那救走玲兒之人,亦叫呂華,卻是在後涼宮中做事,爺爺可知此人?”
陳先生直搖頭,手卻微微顫動,眼睛圓瞪:“你說玲兒被一叫呂先生之人所救?”
段有點點頭,說道:“前日魏紀先生猜測,這呂先生或許帶玲兒去了長安,若果真如此,此呂先生與陳聚所說呂華,豈非同一人?”
陳先生沉吟一陣,說道:“我師兄確是名叫呂華,若是他救了玲兒,必會將玲兒交於我,再說我曾在涼州城中開醫館,若呂華師兄在後涼宮中,定會前來相見......如此,不會是同一人。”又向陳聚說,“你詳細說說當日情形。”
“好的。”陳聚繼續說道,“那日陳義出城後,即向南而行,我們先行趕至一處梭梭林中伏擊,未料陳義騎射功夫十分厲害,只一箭,便射斷了我一根肋骨,我當即吐血倒地。陳義要殺我們時,卻被呂華先生阻止,說瑞安府現府主陳先生是他師弟,請求給個薄面。
“呂華先生便為我醫治,讓我服了一劑草藥,我當即人事不省,醒來後,呂先生已取了我斷骨,縫了傷口,在我耳邊說了帶於陳先生之語,便與陳義、黃鬍子走了。
“我在林中躺了七天,由兩兄弟照料著。傷口結痂後,便慢慢趕了回來。”
陳先生聽後,喃喃而道:“呂師兄所說那物件,定是《青囊書》,祖師爺留下的孤本......怪了,《青囊書》在陳義手中呀?他兩人既在一處,他為何不還於呂師兄,難道要昧了此書?”
次日一早,陳先生便騎馬離開瑞安堡。段有要派人隨行,陳先生堅不應允,只得依了他。
九月八日,段有率陳常、段豐一行人趕往蘇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