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是彌勒教的,竟與武川戰事有關?
要知道,段有若是得知武川訊息,一定會踴躍前往的,尤其是拓跋嗣親征,他定要跟隨。段有心中,拓跋嗣待他情深義重,一有機會,定會報答。
看來,是不願他到武川了?
那蒙面老者究竟是何人,為何不願他到武川?
天亮之後,陸續有江湖人士加入隊伍,到武川城下時,身後已有三百多人。
武川是一鎮子,專為抵禦蠕蠕軍而建,城牆高大堅固,城內兵多民少。武川鎮主事為答裡泰,正是武川盟盟主;帶兵司馬楊元壽,楊惠彬父親。
到城南門處,見近百名江湖漢子圍於城門口,大聲吵嚷。段有、石開、史生輝走近,卻見是慕容時、青韋、陸聞鼓三人,帶了手下,與城樓上守城軍士爭吵。
只聽陸聞鼓大聲嚷道:“老子們是楊元壽、答裡泰請來的,不讓老子們進城是何道理?”
青韋說道:“離了我們氐幫、鮮卑幫與羯幫,誰人能與蠕蠕高手鬥?快快讓我們進城!”
慕容時指著守城兵小頭目吼道:“你是蠕蠕人奸細嗎?不讓進城,我們就打進去!”
三人身後一百多人跟著喊叫,城門口宛如騾馬鬧市。
段有三人皆是大惑不解,不知先前發生了甚麼,此時陸聞鼓三人言語,無異於火上澆油,這城,看來是進不得了。
果然,守城兵小頭目氣得跺腳,拔出大刀,向城牆上一砍,叱道:“爾等速速離去,否則亂箭射死!”
城樓上兵士張弓搭箭。
慕容時等人作鳥獸散。
段有三人帶漢幫、獵幫等幫派三百多人,折至城南二里外一大羊圈,安頓好眾人,三人走至一角落商議。
按理,楊惠彬應安排人、或親自到城門口迎接,如今這般,極有可能是武川盟中出了大事。
三人達成一致:夜間越牆入城。
午時過後,城北忽然響起喊殺聲,儘管不甚真切,段有與史生輝卻聽得清楚。
段有與史生輝互望一眼,石生輝與石開商議過,立於高處,大聲說道:“各位兄弟,我與石開兄、段有兄弟前去聯絡進城一事,請大夥留守此處,等候入城,不得擅自離開,違者重罰!”
之後指定了幾人負責管束,三人便出了羊圈,向北疾行。
剛走出二百丈遠近,忽見前方南城門大開,衝出三騎,迎面而來。
前面一人,是楊惠彬!
楊惠彬看見段有三人,遠遠即喊叫:“段兄,史幫主,石副幫主,快快快,上馬!”須臾間,已衝至近前,調轉馬頭。
段有見他神色急迫,也不說話,一躍而上,抱了楊惠彬腰,向城內疾馳。史生輝、石開亦上了另兩匹馬。
城內到處皆是北魏軍士,向城牆上搬運滾木、礌石,城北方喊殺聲陣陣響起。楊惠彬、段有等六人飛馬穿城,不一時即到北城門內。
上了北城門樓,當見遠方蠕蠕軍營帳密密扎扎。城下三四百丈處,萬餘蠕蠕軍士整隊而立,旌旗如林;魏軍萬人依城牆列陣,鎧甲閃亮,殺氣騰騰;五六十丈處,兩人廝殺,槍斧翻飛。
城樓上,幾人御風而立,正中一人頭戴紫金盔,俊朗挺拔,正是太子拓跋嗣。其右手兩人中,一人四旬上下,面相剛毅,為武川司馬楊元壽,另一人卻是羯幫幫主陸聞於;左手兩人中,一是拓跋雷雲,一是鮮卑幫幫主慕容易。華伯則立於拓跋嗣身後。
看到段有等人,拓跋嗣大喜,忙喊道:“鳴金,鳴金!”
鳴金聲響起,城下兩人罷鬥。
段有早已看出,己方出戰的是石達幫主,只是回陣途中,石達似是力盡,手中雙斧搭於馬上,徐徐而回,反觀敵方對手,則揚槍叫嚷,頗是傲驕。
楊元壽向段有、石開、史生輝介紹了戰況。乃是十日前,蠕蠕人兵犯大魏,魏軍據守城池,蠕蠕兵攻了幾次,死傷頗大。六日前,蠕蠕增兵,又來了幾個武功高強的將領,攻城未果提出單挑。這單挑,乃是兵家常用戰法,雙方各派出將領,捉對廝殺。將領之勝負,直接影響全軍士氣,頗是關鍵,故爾自古即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之說。
單挑首日,楊元壽長子楊惠嘏請纓出戰,未及十合,即被蠕蠕將領重傷,之後己方三大將領悉數受傷。
蠕蠕三大將領分別叫烏雲畢力格、哈斯畢力格、不勒赤魯。帶兵元帥明安特.葉爾達,段有幾人聽說過,夜間阿穆兒提過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