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鑫臉色灰白,向段有一抱拳,撿起地上飛輪,便要下臺。
段有叫聲靳兄留步,走過去將手中飛輪交於靳鑫,道,“此輪著實珍貴,請靳兄勿棄。”
靳鑫一怔,接過飛輪,卻突地躬身拜下,說道:“段兄大情,靳鑫沒齒難忘!”說罷轉身下了擂臺。
依照比武慣例,落敗者兵器若是被奪,無權索要,由勝者處置。段有見靳鑫飛輪非鐵非錫,古拙精緻,著手沉重,料想不是凡物,感念其初一救人義舉與近日交情,就物歸原主,卻未料到一直素淡、從不喜怒於色的靳鑫,此時反應竟是如此強烈。
段有等人不知,此一對飛輪,乃靳鑫祖上之物,相傳以海底隕鐵打製而成,為其家傳重寶。靳鑫學藝大成,其兄靳溢將飛輪交於他時,鄭重言道:輪在人在,輪毀人亡!失去一輪,靳鑫本已痛悔交加,自覺無顏回家,心內已有流浪江湖之念,今完璧歸趙,如何不感極情動!
靳鑫走向臺下時,四周歡呼聲即山呼海嘯般響起。
段有神勇奪冠!
拓跋嗣、慕容易等人紛紛上臺,祝賀段有,石開一如平城館剛見面時般熊抱段有,在臺上轉了一圈。
陸聞鼓則撿起臺上石子,望著段有尷尬一笑,始知當日洛陽茶館中,是段有出的手。因一個金元寶到手,心中亦無怨恨,倒怕他向幫主陸聞於提及自個酒後失態之事,故爾頻頻示好。段有亦報之一笑,並無說破之意。
而慕容時、青韋兩大堂主,早已確認段有即是前日與楊惠彬一起的“老者”,不知何故,卻是不敢露面。
在定奪第二名人選時,無為先生、石達、拓跋雷雲三名總裁判有了分歧。拓跋雷雲之意,劉勃勃既已退出,則取消其名次,第二名定為拓跋嗣或靳鑫。石達之意為第二名空缺。無為先生只是不語。三人難以定奪,即請了段有與拓跋嗣商議。
拓跋嗣說道:“此事無甚難處,劉勃勃已完成比賽,雖已離去,然不算退賽,第二名無疑。我與靳鑫雖未比試,但靳鑫武功高於我,排名應在我之前,就如此排定吧。”
拓跋雷雲說道:“劉勃勃前來打擂,本就居心叵測,依慣例即可取消其比賽資格與名次,更何況此人心懷異志,若是大揚其名,豈不扶了一個強敵?”
拓跋嗣一笑:“無妨,我拓跋嗣倒希望他成為一方梟雄,有此對手,方能快意恩仇!劉勃勃若是三年內不來報仇,我倒是瞧他不起。”
遂依拓跋嗣之意排了名次。
是夜,世子府中大擺宴席,擂臺賽前六十四名高手中,除過劉勃勃、閻稷離去,青祝等幾人受傷醫治外,其餘人眾一律到齊,大家濟濟一堂,歡聲笑語不斷。
段有無疑最為耀眼,眾人如眾星捧月般,紛紛向他敬酒。一個十七歲少年,在一眾高手中脫穎而出,奪得第一,堪稱奇蹟。
酒至半酣,突聽門口一聲喊:“皇帝駕到——”
大廳內突地靜了下來,眾人剛一起身,就聽一陣爽朗大笑聲中,一箇中等身材的中年人大踏步走進,雙手抱拳,言語鏗鏘:“諸位英雄,大家皆是江湖中人,不必多禮。”
此人正是北魏皇帝拓跋珪,面相剛毅,雙目如炬,神光灼灼。他便說便走至廳內,到無為先生處,獨向其打了招呼,即坐於上首,朗聲而道:“今日天下英雄齊聚於此,我大魏何其幸也!我拓跋珪先敬各位英雄一碗酒。”
拓跋嗣忙吩咐下人換碗代樽。拓跋珪舉酒碗於前,又說道:“我拓跋珪能重興代國,立登國,至今日大魏,降高車,破代來,取中山,誅姚平,全仗我大魏兒郎奮勇,江湖英雄援手。今日有諸位英雄相助,姚秦必滅,東晉必亡,不日之後,我將與諸位英雄再暢飲於長安城頭!”之後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