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高階vip會員,那就是千字3分。
“那我們的音樂也可以按每首歌多少錢來計費。”
參考起點每章收費模式,謝振一說道。
“可以。”
陳宇點頭:“就按每一首1毛錢的價格計費。”
電子音樂收費模式沒有先例,之前音樂都是以專輯形式賣出。
每一張專輯短的有10首,長的有20多首。
就算你只是想聽一首歌,你也得將整張專輯買下。
大概一張專輯的費用在20塊錢左右,盜版的專輯便宜一些,但也在35塊錢。
1毛錢的價格可以說很便宜了。
就算是購買10首歌曲,總共的花費也才1塊錢,比盜版專輯都便宜。
當然,這是電子音樂,沒有實體的那種專輯,可能一下子大家不會嘗試。
&np3火爆之後,你可能會覺得實體專輯帶著不方便呢。
“1毛錢1首歌的價格會不會太低了?”
李楠感覺價格定的太低,提議說道。
“初期只能這麼定。”
Vip收費模式得一步一步來,1毛錢一首歌的價格雖然有些低,但能刺激使用者購買。只要使用者花錢購買了第一次,那就會有第二次。如果他們連第一次都不想購買,那也就不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了。
“再說1毛錢其實也不一定低。”
陳宇說道:“看起來1毛錢的價格定價低,但如果量一大,1毛錢的生意也有得做。比如,如果有一首歌有10萬人訂閱,100萬人訂閱,1000萬人訂閱……你說,他的利潤有多少?”
“1000萬人訂閱,不可能吧。”
這個體量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幾乎不敢相信。
“沒有不可能,1000萬還算是少的。”
這只是現在。
未來如果移動支付時代到來,1億人訂閱都有可能。
“當然,我們也並不要完全侷限於1毛錢一首的價格,未來定價完全可以靈活多樣。以1毛錢1首為基礎,另外還可以推出會員收費制,亦或是打包銷售制。”
這一說三人也都理解。
會員收費與YY會員一樣,一個月多少錢來算。
打包就是一個包裡有幾十首歌,正常來說要四五塊錢,如果來個打折賣1塊錢也是有比較大的吸引力。
不過,這一切的基礎還得看有沒有使用者訂閱。
“出來了,訂閱10個。”
“這是10分鐘的訂閱資料。”
20分鐘之後,這個資料是30個。
1個小時訂閱資料則是100個。
也就是說,在這1個小時之內有100人訂閱了。
“1小時100人訂閱。”
陳宇鬆了口氣:“按這樣計算的話,24小時應該有600人。”
剛上架開始訂閱是最快的,但到後面就會慢下來。
所以估算的話,是按第一個小時乘以6或者是7,不是乘以24。
這樣的成績放在後世自然是差的,可現在剛剛推出vip模式,24小時有600人訂閱,已經算非常的恐怖了。